“丞相,外面有一名来自夏口的使者,自称代表刘封,求见丞相。”
曹操一听见刘封的名字,顿时心中一动,脑海中立刻浮现出那个在新野将自己大军拖延住,最后还能全身而退的小将。
他微微皱眉,心中满是疑惑,略一思忖后,吩咐道:
“将信使带进来。”
不多时,信使步入大厅,只见他身着朴素,神色略显紧张。
进厅后,信使赶忙向曹操躬身行礼,双手递上一封书信,说道:
“丞相,此乃刘封将军的亲笔书信。”
曹操接过书信,展开细细阅读。
看完后,他沉默片刻,忽然放声大笑,道:
“这刘封竟将诈降一计用到了我的身上!”
荀攸、程昱等人面面相觑,满脸疑惑。
曹操见状,将手中书信递给众人传阅。
荀攸最先接过书信,快速浏览,只见书信上写到:
【曹公钧鉴:
久仰丞相威名远播,如日中天,以雄才大略纵横捭阖,志在平定天下,成就千秋伟业。
丞相实乃当世之无双英雄,天下有识之士,莫不以归附丞相为荣。
封虽忝列刘备养子之位,然有名无实,多年来备受冷遇。
今更是不堪其辱,痛定思痛,决意弃暗投明,归附丞相麾下。
忆往昔,襄阳城外一战,封随刘备奋力拼杀,一心为其效命,岂料竟突遭暗箭,落水几近丧命。
事后种种迹象表明,此暗箭极有可能出自刘备之手。
彼时,封虽悲愤填膺,心若刀绞,然念及多年父子虚名,且顾全大局,仍强压怒火,默默隐忍至今。
近日,联军军事会议之上,封心系战事,遂据理陈词,坦诚建言,所提之策皆为联军生死存亡之关键。
孰料刘备刚愎自用,非但对封之良言充耳不闻,反而恼羞成怒,竟当众下令重责封三十军杖,以逞其威。
行刑之际,毫不留情,直打得封皮开肉绽,鲜血淋漓,身心俱疲,痛彻骨髓。
此等奇耻大辱,令封如坠万丈深渊,万念俱灰。
封素以纯孝闻名,多年来对刘备恭顺有加,竭尽人子之道。
奈何刘备丝毫不念多年养育之情,视封如草芥,动辄加以迫害,种种行径,实令封心寒至极。
至此,封方如梦初醒,所谓父子情分,不过是虚幻泡影。
与其在刘备麾下苟且偷生,饱受屈辱,不如追随丞相,寻得一片施展抱负之广阔天地。
今封诚心诚意,愿率麾下亲军,归顺丞相。
待时机成熟,封将以烽火为号,当夜即率部乘船前来投奔。
恳请丞相大人宽宏大量,不嫌封身份卑微,收留于帐下。
封必当披肝沥胆,竭尽所能,为丞相之霸业赴汤蹈火,万死不辞,以报丞相知遇之恩。
刘封敬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