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贩刚把第一批书放进了马背上的书匣里,转头便看到一个黑袍人蹲在摊子前,拿起了一本到现在还没开张过的《声》。
这人头戴斗笠,后面还站着一个清秀的小孩儿。虽然看不清面目,但这八个字——也就是翻开这卷诗集后的第一句诗,无疑是出自他口。从声音上来听,黑袍男子似乎并不是本地人,而且应该是个青年。
小贩见黑袍人好像感兴趣,赶忙凑上前道:“客官好眼力,这本就是诗绝穆春秋大人的最新大作——此诗集名为《声》,现在刚抄印好,只需五百文就能买走。也不是小的吹牛,整个大亨城目前就我这一处在兜售,错过了就要等很久喽。”
黑袍男子合上诗集,却并没有放下,徐徐起身道:“可我听说距此街五百米外有个觅书亭,里面编册的最精美的《声》也不过五百文。”
书贩一愣,然后讪讪一笑,眼前这个外地黑袍男子显然不好糊弄。既然对方连觅书亭都晓得,他也便没了卖书的心思。
小贩还有些良心,叹了一口气,对着黑袍人说道:“唉,客官有所不知,人家财大气粗的觅书亭能雇很多人抄印诗书。但像我们这些小书贩子,只能倒卖旧书或者找一个字写得不错的书生,付给人家工钱,慢慢抄印,像这本《声》,大名鼎鼎的诗绝之作,为了给它弄得精致些,光纸墨和找书生就花了我四百文,虽然油水看着也不少,可这是大亨城啊,赚这一百文能做些什么呢。”
“觅书亭确实比我这要便宜精美,客官现在去的话应该还没关门,过了戌时就要明天了……”
“不必,”黑袍男子打断书贩的话,从怀中掏出半贯钱递过去,“这卷书,我要了。”
书贩看着一大一小离去的身影直直发愣。
……
枕着月光与灯火,男子和小孩儿依旧还在繁华之中前行。
“先生,你买这卷书是在可怜那个书贩吗?”稚嫩的声音来自黑袍人旁边的孩童,此时这卷《声》正在清秀的小孩手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