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清风镇

梦起轮回 路子成 2477 字 10天前

那些人恐怕也没有福气享受名字叫做鱼做出来的美味,因为吃鱼的时候要细心耐心的将肉里面的细小鱼刺给挑出来,他们没有这样的耐心,后期被送上桌的无骨鱼就是一种见证。

一旦这样的虚浮泛滥开来,那就是祸国殃民的存在。

所有的事情都是点到为止,徒留虚表,没有自主的见解,没有深入的思考。

所以你会发现,这个社会上的一些东西由此灭绝。没有工匠精神,没有钻研劲头,没有十年磨一剑,没有滴水石穿,没有铁杵磨成针。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由此人们创造不出来更好的东西。影视要不是在翻牌,要不是在尬演,要不就是在哗众取宠的博取眼球。

文学中的,文字是在流水,语句是在愚弄,篇章是在凑字,情节是在浮夸,要不是在强行感动,要不就得昧着良心舔人家屁股的歌颂,要不就得跳梁小丑,要不就是抄袭。

音乐也是如此,没有了创新,总是在老生常谈,在无病呻吟,在嘶凉倒气,在哼哼唧唧,在翻唱… 盛世红妆凤临天下

艺术,科技,甚至文化,都被浮躁的烈火吞噬,变成了浮躁的尘埃。

更重要的是,这如一坨坨粪便的尘埃,最终被这些浮躁的人,吃的那叫一个香。

也难怪,人们被如此快速,躁动的节拍催促着,不可避免的沦为其中的附庸,而变得像泡沫一样的,喧哗浮躁。

这是人,所不具备的条件。

有正规执照的资本已经将教育和医疗垄断,更别说旅游这个小小的行业。

所以你会发现,旅游圣地,从之前保留其特色的原汁原味,变成了被浮躁和资本驾驭的奴隶。

其中的美食特色不再地道,成了流水线式的分工,没有了其中唯依的人文情怀和精神寄托,只为最大效率的出餐和售卖,以至于沾染上铜臭的腐朽而变味。

寄于山水之间的清秀,历史小镇的古朴,原本是清新怡人的美景,由于被利益熏心而掉价。

所以你可以看到当地明目张胆的欺诈,宰客,坐地起价的有恃无恐,让原本想要放松的心情,更加的郁闷。

这些情况的泛滥用恶心这个词,是万万不能够形容的,但保罗福赛尔的《恶俗:或现代文明的种种愚蠢》中,用恶俗这个词来概括,就有着深痛恶疾的一语中的了。

这是景,所不具备的条件。

这时,于天走在青石板铺就的小道上,一股泥土中夹带的清香和淳朴的气息扑面而来。

追随着旁边小河的步调一直的向着错落延伸,不知不觉步伐都跟着轻快起来。路边的花草,高耸的大树,溪中散布的石块,左手桑田右手青山,所有的一切都恰到好处,那随意摆放又错落有致的格局,俨然就是一副巧夺天工的山水画。

其实你如果看到这样的景色,或许会想到陶渊明中所描绘的《桃花源记》也不过如此。

那其中还有桃花林的点缀和帮衬,而这里没有桃花,也足以和那世外桃源相媲美一番。

整幅画的色调是能够抚慰人心的暖色,那自然是夕阳的杰作。都说“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可是这会的夕阳并没有风烛残年的状态,当你沐浴在她的笼罩下的时候,除了尽情的近乎疯狂的争分夺秒的享受她的温暖外,根本没有心思去留恋或者感慨什么,因为你此刻大脑里的每一个细胞都已经被她的柔和所俘虏。

或者说把此刻的夕阳比作一个垂暮的老人的话,并不是一个被世事的沧桑折磨的步履蹒跚人老珠黄,和死神在苟延残喘的争斗的老人。

而是一位知世故而不世故,经沉浮而不畏沉浮,晓生死而不怕生死的这样一位老人。 女变男,我是棒梗

可能一会再随着夕阳的下沉,山间的清风会带着丝丝的寒意让你真正的意识到你所面临的威胁和黑夜的肆无忌惮,但谁都有死亡的时候,至少现在,你还活着,并且不畏死亡。

再往前走一段,可以看到用石柱支起来刻在石牌上的门楼,上面写着“清风镇”三个字,被阳光和雨水在时间的冲洗下依旧笔锋硬朗。

石柱之上,在雕刻着的不知道什么花的繁盛簇拥之下,有着一副对联。

上下联分别是“若要清风渡,明月须自隐。”这般高雅的字符,配上这里的景色,倒是有着几分的相辅相成。

走过门楼石牌,便是房屋零零散散的村头,一直向着山坡深处进发,人声逐渐喧嚣起来,给祥和的景色的静,增添了一笔恰到好处又画龙点睛的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