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八章 我欲乘风归去

仙未殃 江山连城瑾 5996 字 5天前

三宫主不但从那儿看到了山水,看到了月色,还看到了一些更为遥远到的东西。

一看到那些东西,三宫主的芳颊上便涌出了担忧之色:“凌音知道了,那座山的位置是在幽州――”

慧殊公主道:“凌音妹妹猜对了,那座山的位置就在幽州境内。”

三宫主道:“幽州地界有两大势力,一是盘踞在逐鹿城由那位南唐遗老创立的天下会,一是五大世家中唯一幸存至今的燕氏一族…”

慧殊公主顿了顿,忽的叹息道:“创立天下会的超逸主虽有一身英雄气概,却已年过百半,时不多矣;名列江湖五大世家的幽州燕氏虽然声名显赫,却也实力渐消,人才凋零。凌音妹妹若有兴致,不妨帮姐姐分析分析,这两大势力哪一方更有可能成为祸乱天下的根源?”

三宫主没有立即答话。

对于这个问题,三宫主无疑是要倾向于那位盘踞在逐鹿城的南唐遗老的。

别的暂且不说,只从那位南唐遗老将盘踞地址选在逐鹿城,给创建的势力取名为“天下会”这两点就可以看出那位南唐遗老的野心;更何况三宫主已收到不少线报,有许多南国的江湖势力正计划北上投奔逐鹿城的那位南唐遗老?

只不过这都只是一个猜测。生性善良的三宫主为了维护冷艳宫的地位,虽在摘星楼上和二姐姐说了要关注近期江湖时局的变化,要提防逐鹿城的那位南唐遗老,但并不想因为这些就将那位南唐遗老定义成祸乱天下的根源。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这个定义所带来的后果太过严重。

北方朝廷一旦认定逐鹿城的那位南唐遗老是祸乱天下的根源,那整个天下会,乃至是整个逐鹿城都将会被彻底铲除。

三宫主不想看到这样的后果,又不得不回答慧殊公主的话,犹豫了好半天,只得如实道:“慧殊姐姐,这件事…凌音不好分析…”

慧殊公主也不勉强,转向诡计先生道:“既然凌音妹妹不好分析,那我们就请诡计先生来分析分析吧。”

许久没有说话的诡计先生苦笑着摇头,意味深长的道:“二位之间的探讨,为何要波及在下这个无辜者呢?”

慧殊公主会心一笑:“这不是怕冷漠了先生嘛。”

诡计先生道:“怕冷漠在下是假,为三宫主解惑到是真。”

慧殊公主道:“先生既已知晓,又何必说的这么直白?”

诡计先生抬头望了望银辉满步的夜空,笑道:“面对冷艳宫有史以来最为与众不同的一位宫主,在下想不把话讲的这么直白都难啦,也罢,今夜即得三宫主盛情款待,又有如此月色相伴,借兴说一说那幽州之事却也无妨――”

三宫主心知这年纪轻轻便能开启风衍图的诡计先生定有远见,随即也将目光投来,等待着诡计先生的高论。

“正如二位所言,如今的幽州地界上虎踞着两大势力,一是创立天下会的超逸主,一是名列五大世家的燕氏一族,这两大势力无论哪一方都不可谓不是盛名远播、各负风流,若说祸乱天下之根源乃是出自幽州,那必定是由这两大势力所起。”

诡计先生不急不慢的在月色下踱着步,接着道:“然而这种说法只不过是非常主观的一种臆想,站在客观的角度来说,只因这两大势力今日的名望与地位便将其视作祸乱天下的根源,未免也太过偏颇…”

三宫主仔细的听着。

她听得出诡计先生的话,话里有话。

诡计先生有感而发的抒了一口长气,道:“自古以来,凡是欲成大业者,确需借助于名望与地位,可并非所有坐拥名望与地位之人,都能成就一番大业;因为,真正能成大业者,还需借助一样东西,这样东西比名望与地位更为重要——”

有所领悟的三宫主大概猜出了那样东西是什么,但那样东西一直都是不擅权谋的三宫主所忽略的,一下子要说起又不知如何去说,只得欲言又止的吐出两个字来:“是…是…”

诡计先生看着三宫主笑了笑:“是人心!只有得到人心,才能得到大势,只有得到大势,才能成就一番真正的大业,否则最终的结局注定是功亏一篑,一败涂地。”

三宫主诧异道:“先生的言下之意是说,逐鹿城的超逸主和幽州城的燕氏一族不得人心,不具备成就一番大业的条件?”

诡计先生摇着诗扇道:“至少当前还不具备。”

三宫主难以认同这个说法,想要说出自己的观点却又怕驳了诡计先生的面子,只得把到了口头的话给咽了回来。

不料,诡计先生自己却笑问道:“三宫主可是觉得在下说的有欠妥当?”

三宫主从未撒过谎,更不擅长伪装,只得点头承认。

诡计先生道:“三宫主认为超逸主和燕氏一族还是颇得人心的?”

三宫主并不否认,再次点头。

诡计先生转过身行出数步,向着皎洁的月色朗声笑道:“不错,从三宫主所处的角度来说这两大势力确实是颇得人心,尤其是那一手创建天下会的超逸主,宁愿背离故土投身北国也不肯归顺南朝,硬凭一己之力让南唐遗风留存至今,如今的超逸主虽已年过百半,却仍怀有吞吐天下之志,一身英雄气概非但没有衰退,反而更显铁骨铮铮,更为让人钦佩;至于世居幽州的燕氏一族,其荣光虽已远不如往日辉煌,其风采更不能与往日相提并论,但有一点谁都不可否认,那就是燕氏一族终究是江湖五大名门之一,并且还是唯一幸存的一家,如此世家名门其关系必然盘根结错,倘若有朝一日借势振臂一呼,出现一呼百应之局面也并非不可能——”

三宫主芳颊上的诧异渐渐消散,取而代之的是一抹不解的犹疑。

诡计先生既然将形势看的这么透彻,又为何会认为超逸主和燕氏一族不得人心?

诡计先生刚才说这是站在三宫主的角度来说的,三宫主的角度是怎样的一个角度?难不成换一个角度,超逸主和燕氏一族就不得人心了?

三宫主没有发问。

三宫主知道,诡计先生的话还没有说完。诡计先生接下来的话就会给出答案。

然而诡计先生并没有立即接话,而是回过身含着笑看了三宫主一会。

三宫主已和慧姝公主立在一起,两人握着对方的柔荑,向彼此微侧着身子,显得是那么的亲密无间。

诡计先生笑道:“只不过无论是超逸主还是燕氏一族,其气概与风采都只局限于三宫主的角度,三宫主立身于江湖之上,所处的角度当然也是在江湖之上,然而日月昭昭、乾坤朗朗,天地之大绝不止是一片江湖而已。与整个天下相比,这片江湖实在是太小太小,在这片小小的江湖之外还生存着数之不尽的黎明苍生,他们或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勤勤恳恳,或是安分守己、乐天知命,庸庸碌碌,在历史的洪流中他们或许无名无姓,但他们却是构造这个世界的基石;基石不稳,任何平地而起的事物都会坍塌,纵然是勉力而行,一朝得势,也不过是天际流星,昙花一现,所以凡是想成就大业者,必须先成就人心,不说天下苍生尽皆臣服,至少也需十之七八。超逸主与燕氏一族之名声,主要是传于江湖之上,在寻常瓦砾间所知者甚少——”

小主,

话说至此,诡计先生面上的笑容更浓了:“况且就算是在如今这片江湖之上,超逸主与燕氏一族之名声亦不是最响亮的,不说与龙虎山、武当山那几位道门高人相比,就算是与清都、南海浮屿、西昆仑,又或者是如玉公子与三位宫主,也都是比不上的,试问如此形势,又如何搅动天下风云,祸乱苍生呢?”

三宫主犹疑道:“可祸乱天下的根源要不是出自超逸主和燕氏一族,那又会是出自谁呢?”

诡计先生淡笑道:“这一点暂时还不能确定,能够确定的是,在幽州一带符合这个条件的如今已不下于三位。”

三宫主道:“诡计先生的意思是,幽州一带至少有三位比超逸主和燕氏一族更得人心?”

诡计先生道:“是的。”

对当今江湖可以说是了如指掌的三宫主还是第一次听说幽州一带有比超逸主和燕氏一族更得人心的人物,当即问道:“他们是谁?”

诡计先生道:“他们是各个部落的首领。”

三宫主黛眉一皱:“首领?”

诡计先生抬起头看了看皎洁的皓月,道:“三宫主要是对幽州一带有过深入了解,就会发现在那冰天雪地的黑水白山之间生存着不少忍受着饥寒交迫的人,他们几百、或是几千的团结在一起,组成了一个个大小不一的部落,每一个部落都会推出一名首领,每一名首领都肩负着带领部落生存下去的使命——”

三宫主道:“既然连基本的生存都成了问题,他们为何不离开那个地方?”

诡计先生略显同情的笑了笑:“长年生存于疾苦中的人,都会生出一些常人所不能理解的想法,那些想法带着几分怨气,也带着几分骨气。退一步来讲,就算他们愿意离开,他们又能去到哪里呢?不管是在三宫主这样的汉人眼中,还是在我们契丹人眼中,他们都是不折不扣的异族;自古以来,异族不是受人排挤,就是被人驱逐,乃至是遭人屠戮,在三宫主这边不是还流传着一句古语吗?叫做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三宫主自幼便读尽各类经史,这句出自《左传》的名言当然是耳熟能详。

生性善良的三宫主不完全认同这个观点,同时也无法反驳。毕竟历史上发生的种族斗争实在是不在少数。

三宫主继续问道:“那先生和慧殊姐姐这一次南下,与这件事又有什么关系呢?”

诡计先生笑道:“因果关系,正是因为先有的这件事,在下和慧殊公主才会南下。”

三宫主细细的想了想,完全没有想出个所以然:“怎么个因果法?”

诡计先生道:“很简单,那白山黑水间的一名首领有图谋不轨之心,于暗中领人入关南下,在下和慧殊公主这才随之而至。”

三宫主心中大悟,向慧殊公主道:“慧殊姐姐和先生这一次南下,就是为了追捕这位首领?”

许久没有说话的慧殊公主点了点头:“自从风衍图开图之后,父皇便给那些生活在白山黑水间的部落下了禁令,不许其私造兵械,不许其通婚联姻,更不许其入关与汉人来往;那名首领违抗父皇旨意,私自入关,惹的父皇龙颜大怒,所以才造就了姐姐和诡计先生的这一趟南下之行。”

三宫主道:“违抗辽皇旨意,那名首领已经是死罪难逃了。”

诡计先生笑道:“死不死罪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那名首领为何要南下中原。”

三宫主听了这话,目光顿时一动:“违抗辽皇旨意的后果,那名首领肯定也是知道的,但那名首领还是这么做了,这背后一定藏着一个惊天的秘密。”

诡计先生意味深长道:“正因如此,才得以惊动我们的慧殊公主,不然吾皇随随便便派个人就能将这件事处理的神不知鬼不觉了。”

和诡计先生可以说是知己知彼的慧殊公主听出了这句话的言外之意,横了诡计先生一眼,道:“以先生之才智,若是想自夸一番,大可不必这么拐弯抹角。”

诡计先生悠悠笑道:“既是与慧殊公主同行,凡事自然得以慧殊公主之名进行,在下万不敢有逾越之举。”

被诡计先生有意调侃的慧殊公主正有些无可奈何,幸得三宫主问道:“慧殊姐姐,先生,凌音还有一个问题——”

诡计先生道:“三宫主请问。”

三宫主道:“既然慧殊姐姐和先生一早就知道了祸乱天下的根源,又为何还要让凌音来分析呢?”

慧殊公主不语,故意将目光投在了诡计先生身上。

诡计先生知道这是什么意思,只得轻咳了一声,替慧殊公主答道:“也没什么,无非是因为慧殊公主太过了解三宫主罢了。慧殊公主知道,三宫主一旦知晓了这件事就会将目光放在超逸主和燕氏一族身上,三宫主一旦将目光放在超逸主和燕氏一族身上就会认为超逸主是祸乱天下的根源,三宫主一旦这么认为就会觉得超逸主会因此而被剪除,三宫主一旦认为超逸主会被剪除就免不了为其担心,而我们这位有严重护妹情节的慧殊公主不想三宫主担心——”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三宫主善良纯真的心田里涌出了一股暖意。

这股暖意太过久违,久违的自动两位姐姐闹出矛盾后就再也没有出现过。

慧殊公主亲昵着三宫主道:“姐姐虽不是江湖中人,却也知道凌音妹妹今时的处境,若是因为姐姐的到来让凌音妹妹又添神伤,那可就是姐姐的不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