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回 木坊望齐烟九点 天王殿弥勒生异

千佛山是JN市的天然氧吧,树多林密、草绿花香,是千佛山绿化的基本特色。目前,辖区内有木本植物?191种,野生地被 200余种,其中名贵的有丹参、白首乌、地黄。景区植被覆盖率达到 90%以上,有侧柏、桧柏、千头柏等构成的长青树林;有万株黄栌、黄连木、五角枫等组成的红叶林;有山杏、山桃、流苏等组成的观赏花木林;有以山榆、杨树、荆条、酸枣等野生植物构成的灌木林以及众多的古树名木。

千佛山春天百花烂漫、夏天浓荫蔽日、秋天漫山红遍、冬天松柏吐翠,一年四季都有不同的景象。

面前出现一座二柱一楼式木坊—齐烟九点坊。此坊是清道光二十五年(1845),历城县令叶圭书所建。“齐烟九点”四字,也为叶圭书所题。这四字取自唐朝诗人李贺《梦天》诗中“遥望齐州九点烟,一泓海水杯中泻”。原诗中的“齐”,通“脐”,即中的意思。诗中齐州即中州,犹指中国。原诗句的含义是说从天上远远看去,中国辽阔的九州小得像九点烟尘,汪洋大海也不过是杯中之水。

这里“齐烟九点”的“齐”特指济南,济南一带古称齐州,意思是站在牌坊的位置往北看,可以看到城北的九座秀山点缀在黄河沿岸,由东向西依次为:卧牛山、华山、凤凰山、标山、鹊山、匡山、北马鞍山、药山、粟山。

九山山势各异:或如清水芙蓉,或如鸟鹊飞翔,或如凤凰展翅,或如双标对立……云雾润蒸,岚烟缭绕,故称“齐烟九点”。

坊后匾额“仰观俯察”,取自晋代大书法家王羲之的《兰亭序》:“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字是从王羲之《兰亭序》书帖中勾勒出来,放大后刻在匾上的。因此处位于半山腰,故仰可观山峦之雄伟,俯可察泉城之美景。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还有一座“云径禅关”坊,建于清朝乾隆年间,为四柱三楼式木坊。坊正面“云径禅关”四个隶字是济南已故书法家黄立孙所书,背面“峰回路转”四字则出自济南当代已故书法家姜守迁之手。

“云径禅关”的含义为:寺院高耸,云雾弥漫,游人至此仿佛进入仙境,到达佛门净地,进入寺庙之前需要净一净心,然后再诚心诚意地烧香拜佛。“峰回路转”则出自宋代大散文家欧阳修《醉翁亭记》“峰回路转,有亭翼然”的佳句。借以形容此处地势险峻,山峰曲回,道路弯转,暗示人们皈依佛门,自可走出迷津,超脱红尘。

三人一路爬到千佛山的主体建筑——兴国禅寺,山门上方“兴国禅寺”四字,门前一幅劝世联,上联为:暮鼓晨钟惊醒世间名利客,下联为:经声佛号唤回苦海梦迷人。

对联的意境非常深刻,充满了佛家禅理。人世间追求功名利禄的人,来到这里被寺院傍晚的鼓声和清晨的钟声惊醒,抛弃了名利和欲望;众僧吟念经文的声音,把人世间苦海里迷失方向的人唤回来,使他们走上通往极乐世界的道路。

钱财名利都是身外之物,淡泊名利才能保持内心的宁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