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回 木坊望齐烟九点 天王殿弥勒生异

他们看到的这尊卧佛为佛祖释迦牟尼为花岗岩质地,既与十八罗汉相映成趣,又可独立成景。

在佛教造像中,佛的姿势一般有坐姿、站姿、卧姿三种姿势,卧姿只见于佛祖释迦牟尼的涅磐像。

涅盘是佛教用语,是对贫富、生死、贵贱等各方面的情缘都断灭以后达到的最高境界。

在佛祖的胸前有一个符号—卍,这是便是佛教的一个标记,表示吉祥万德。这个符号在古印度文中,本来是没有音的,后来佛教传到我国,唐朝女皇武则天给它赋了音,读作“万”,充分表现佛的瑞相,妙相。

释迦牟尼是古印度迦毗罗卫国净饭王的儿子,(迦毗罗卫国位于现在的尼泊尔境内)姓乔达摩,名悉达多,释迦牟尼即释迦族的圣人的意思。据佛典记载,其父净饭王与其母摩耶夫人结婚多年而膝下无子。王后45岁那年,有一天梦见一头六齿白象进入她的腹中,于是有了身孕。临产之时,摩耶夫人按照古印度的风俗回娘家分娩,在途经蓝毗尼花园憩息时,看见园中一棵无忧树开满鲜花,十分喜爱,当她用右手攀摘花枝时,太子便从右胁降生下来。佛教传说,释迦牟尼降生时,出现八种祥瑞之兆。其中之一是地上开出了大如车轮的七宝莲花,释迦牟尼就降生在莲花上。八瑞相过后,繁花盛开,四方万霞。后来又从舌根生出万道光明,每道光明都化作千叶金色莲花,每朵莲花上都有佛盘腿坐说六波罗密(意思是“度”,“到彼岸”),所以佛教造像中有了“莲花座”样式。同时莲花也成为了佛教净土的象征,表现了佛祖洁身自处的高尚、圣洁。

太子降生后,向东、西、南、北四方各行?7步,然后一手指天,一手指地,作狮子吼:“天上地下,唯我独尊”。据说当时天地为之震动,现出种种奇瑞。净饭王听说后,喜不自胜,立即召集国内着名学者为太子举行加冕和命名典礼。经大家商定,太子被取名“悉达多”,意思是一切事情都能成功。

再往前走就是唐槐亭。

唐槐亭的名字是由旁边一颗古槐而得名的。树干已经半枯,但是从空腔中又生长出一棵幼槐,犹如慈母怀抱婴儿,所以人们称它为“母抱子槐”。

传说,唐朝的开国元勋胡国公秦琼是个大孝子,经常把马拴在此树上,然后步行到山上寺庙为他的母亲上香祈福,所以后人又称此树为“秦琼拴马槐”。

相传这里原来建有一座秦琼庙,当初在庙里只为秦琼塑了一座像,但经过一夜,第二天一早塑像就躺倒了,人们把他扶起来,再过一夜,又躺倒了,反复数次,人们不知原因,后经一老者指点,他说:“秦琼一生扶佐唐王,死后也不愿占王位,你们硬要立他在此,他宁可躺倒。”后来人们在中间塑了一尊唐王像,秦琼像才稳立在旁边而没有躺倒。

可惜秦琼庙已不存在了。

从唐槐亭向上的盘路被称为“绿色长廊”,两侧绿树成荫。昔日的旧盘路凄凉而又狭窄,几乎没有驻足之地。清道光二十五年,居住在千佛山东侧的一位名叫乔朗斋的富豪带头捐金,仿照泰山盘路样式,修建西盘路三百多级。

这条建于清道光年间的登山盘道,就像洋洋洒洒的宣纸,记录着千佛山的荣辱兴衰,是千佛山历史的见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