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九回 千佛山拾级而上 罗汉像佛光暗淡

道教一般认为王灵官名王善,曾拜宋朝萨真人(萨守坚)为弟子,是宋朝着名道士林灵素的再传弟子。作为道教的护法神将,他专门镇守山门、降妖除魔,一般道观中都有灵官像。因为他被封为“玉枢火府天将”,人们又将他看作火神,有的灵官像就完全是一副火神爷的模样,所以一些火神庙也供奉着王灵官。门口是道教中的神话人物“千里眼”和“顺风耳”。

财神殿也在一旁,供奉着文财神、武财神和五路财神。

文财神之一是比干,比干是商纣王的叔父,为人耿直。比干见商纣王荒淫失政,暴虐无道,便直言相谏,为民请命。最后纣王恼羞成怒道:“我听说圣人的心有七个窍,今天我要看看你的心有几个窍!”说毕,叫人将比干开了膛,比干自己将心摘下,交给了纣王。事后,姜子牙巧送灵丹妙药,使他还魂复活。复活后,他仍然念念不忘百姓,又来到民间广散财宝。因为他廉洁自律,清正无邪,率直纯真,公正无私,又为百姓谋利益,故深受百姓的爱戴,被升华为神,称为财神爷。

另一位文财神,是曾经从商发了大财的范蠡。范蠡是春秋时期越王勾践手下的大臣,足智多谋,帮助越王成就了霸业。在勾践大赏功臣的时候,范蠡却隐姓埋名激流勇退。他料到君王“可以共患难而不可同富贵”。后来越王杀戮功臣,证明了范蠡的远见卓识。相传范蠡到了齐国做珠宝生意,发了大财,但他看破了红尘,将赚来的大量钱财都散给亲戚朋友,最后在陶邑定居下来,自号“陶朱公”。范蠡能聚财又能散财,在人们心目中是难能可贵的,故其成为文财神。

武财神一般为关公,他是位“全能”的神灵,财神是其功能之一,他还经常作为门神出现。关公是诚信、清正、廉明的化身,视钱财如粪土,被迫降曹后,曹操用金钱、高官和美女收买他,都被拒绝,后人推举他为轻财重义、为民护法的保护神是再合适不过了。

五路财神是赵公明(也称武财神)、招宝天尊萧升、纳珍天尊曹宝、招财使者陈九公、利市先官姚少司。所谓五路即:东、西、南、北、中,出门五路,皆可得财。

和财神殿相对的是三清观,正殿为三清殿,供奉玉清原始天尊、上清灵宝天尊、太清道德天尊。太清道德天尊被认为就是老子,耳大下垂、须髯垂胸。《道德经》是老子的思想精髓,在这里供奉老子,就是要体现老子“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的理念和“自身正,民则正”的“无为而治”主张,警示后人始终保持纯洁朴实的本性,减少私欲杂念。

北殿是王母殿,供奉王母娘娘、碧霞元君、送子娘娘。南殿为三官殿,分别供奉天官、地官和水官。另外,三清观北廊之内还供奉有十二生肖甲子神将。

王小C一路看过来,这么多神庙神像,为什么就能撇下凡间众神,离开此地呢?凡人有难,祈求神佛保佑,到头来帮与不帮却在两可之间。

看来求神不如求人,求人不如求己啊!

他们继续往前走,眼前出现了一尊金色卧佛,王小C身体的反应更加明显,竟隐约看到佛像胸前的“卍”字符号悠悠旋转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