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章 荷包二

这次尝试如他料想的一样,完全获得了成功,那件物品,被成功的塞回了荷包里。

这次成功,让石珪倍感鼓舞。

最起码,这样一来,石珪终于不用,傻乎乎的把荷包贴在脑门上。

当然,顺着这个思路,他想到,既然可以通过这样的比较简单方式,把物品收纳回去?

那么,有没有可能,也可以通过这样简单的方式,也可以把物品,从荷包里取出来?

于是石珪兴冲冲的再次进行尝试。

经过几次尝试,他发现了,用手掌握着荷包,也能将灵力包裹着的神识,通过手掌,浸入到荷包里。

而且这股通过手掌,进入到荷包房间内的神识,可能因为是从识海里,分出的一股,没有从识海中,直接装入进入荷包内的神识,那么强大。

这就导致,那股从手中进入荷包“房间”的神识,就没有了,那种挤入“房间”后,就要把所有东西,都挤出去的感觉。

并且,由于裹着神识的灵力较薄弱,还可以在神识引导下作出各种变形,完全可以充当神识的“手”,在荷包“房间”内,触动和移动里面的所有物品。

这个发现,让石珪心中又喜又惊。

喜的是,自己终于找对了方法,他敢笃定,现在的这个方法,即便还不是真正荷包使用方法,但相距的也不远了。

而且这种差距,不是本质上的差别,最多也只是细节上的不完善而已。

让他惊讶的是,他从来没有想过,裹着神识的灵力,居然会如此神奇。

不仅可以进行分化,也可以透过手掌之类的身体部位使用,甚至可以通过调整灵力和神识的大小强弱,来达成各种奇妙的运用。

那么,这背后还有多少自己无法想象的神奇妙用?而这些又算不算是奇妙的仙法呢?

石珪没有约束自己这些起起伏伏的念头,在经过信马由缰的畅想之后,石珪也再次对修炼升起了浓厚的兴趣。

修仙居然很有趣啊!!

石珪在唏嘘之间,收束住了自己的思忖,他看了一眼拿在自己手中的荷包,抬起另一只手,覆盖在荷包之上。

然后他先在识海中,分出的一缕神识,顺头颈过肩之后,沿大臂小臂,蜿蜒到覆盖在荷包上的手掌中。

再从丹田中,引导一股灵力,绕过水灵珠一圈后,顺筋脉而上,漫入按在荷包上的手掌之中。

此后,石珪就全力引导着那股漫入手掌的灵力,缓缓的包裹住了那一缕神识,然后盘旋半圈之后,嗖的就往荷包里钻去。

裹着灵力的那缕神识,钻进了荷包的“房间”内。

这时,包裹着神识的灵力,在神识的引导下,缓缓的变长变细,成了两股纤细的触手。

那缕神识再“看向”,整整齐齐的摆放在“房间”内的物品当中的一件,然后,引导着两股新成形的灵力触手,往神识“看中”的那件物品一抓。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忽的一下,石珪按在荷包上的手掌中,就多了一件,刚刚从荷包中,被抓出的物品。

石珪看着手中突然出现的物品,不禁笑了起来,这几日的苦功果然没有白费。

这时候,石珪又握紧了手中的物品,刚刚回到石珪手掌中的那缕裹着灵力的神识,再次盘旋半圈,然后透过石珪紧握的手掌,就往掌中的物品上一裹。

接着,石珪拿起物品,就往另一只手中的荷包的敞开的开口中一塞。

忽的一下,那缕包裹着灵力的神识,裹着物品,就再次出现在荷包内的“房间”里。

那缕神识,再次引导包裹着的灵力,变细变长,再次形成两股纤细的触手。

那两股触手再把那物品,往原处放了回去。

甚至,那灵力触手,还在那缕神识的引导下,把那些物件,重新整理一下,让物品码放的更为整齐一些。。

待做完这些事情后,那缕裹着灵力的神识,又“嗖”的往回一钻,再次回到了石珪手掌当中。

然后,在石珪的功法运转之下,那缕裹着灵力的神识,相互解开,之后又各自被引导,回归识海与丹田。

等石珪又再试了几次拿取物品之后,这才收敛精神,正色端坐,重新把手往荷包上一按,然后翻掌至身前,手中赫然多了一件青白色的长条玉石。

这条青白色玉石,跟衙门里老爷们常用的镇纸差不多大小,通体没有任何花纹雕饰,简单大方,玉上的沁色和包浆厚实,看上去颇有些年月。

石珪看着手中这条玉石,沉吟了一会,又习惯性的,把玉石贴上了自己脑门,然后他调动识海中的神识,就往玉石中一扑。

扑面而来的,正是一部《悟真采气炼己筑根丹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