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年十月,南诏寇边,剑南告急。此时,杨国忠兼任剑南节度使。李林甫便奏请武宗,建议让杨国忠到剑南赴任,想借机将其调离朝廷。
杨国忠哭着对武宗道:“臣一旦远离朝廷,必为李林甫所害。”
武宗笑着安慰道:“杨爱卿暂且先到剑南处理军务,朕很快就会召你回来,让你当宰相。”
李林甫自从卷入王焊谋逆案,被皇帝疏远,恐惧忧愤,夜不能寐,于是发病。不久,李林甫随武宗前往华清宫,被重重呵斥,回府后,当夜吐血,病情加剧,卧床不起。
李林甫过去提拔的亲信,有的被查办,有的被贬官。朝臣看到李林甫大势已去,纷纷掉转矛头,不再登门。杨国忠党羽不断诋毁李林甫的形象。武宗并不完全相信这些诋毁,但也发现了一个真实阴暗的李林甫。当年李林甫炮制出“野无遗材”,对抗武宗的招贤纳士策略,足见狭隘妒才。
李林甫几乎陷入绝望,满肚子的冤屈,无人可诉说。他做梦都想见到皇帝,表露自己的忠诚。他现今方明白,刘仁恭不堪承受压力在狱中自杀,另外一个在家中发疯。皇帝的冷落,真真的会让人发疯。
梁巫师为李家设坛除灾,洞悉宰相心思,劝解道:“相国大人的病,无非是心病。只要李相国能见一下皇帝,病情就会好转。”
李岫将父亲的病情,禀告皇帝。“家父精神一日不如一日,临终前,日夜期待皇帝能召见。”
武宗本欲前去探视,却被侍臣以传染为由谏止,便让人将李林甫抬到庭院中,自己则登上降圣阁,举起红巾招手慰问。心里却在想:“十九年的主奴关系,就要结束了麽?李林甫早年有罪,但这些年来,言听计从,略无半点抵忤。虽然心胸狭隘,还不到动他的时刻。”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李林甫已病重,不能起身,只能让家人代拜谢恩。
轩辕勃让宫奴们将李林甫抬入暖房,命太医宋忠为宰相诊治。武宗不太相信,健朗的李林甫会惊吓过度,突然病入膏肓。宋太医把过脉后,让相国家人准备后事。李岫伺候在床前,提笔记录父翁临终遗言。
杨国忠甫抵剑南,战事已毕,便被武宗派宦官召回朝中,并到华清宫谒见李林甫,拜于床下。
此时,李林甫已无力再对付杨国忠。他流着泪对钊郎道:“林甫是油尽灯枯之人,很快就要魂归鄷都。你一定会继任宰相,后事就托付给你。盼望钊郎能保全我的家人和孩子。”言毕,让李岫,李崿,李屿等子嗣,给未来的权相杨国忠磕头。
杨国忠对李林甫仍非常忌惮,汗流满面,连称不敢。为了能早日摆脱李林甫的阴影,防止老贼复出,便勾结太医宋忠。
十一月二十四日,李林甫服用宋太医的猛药后,猝死于华清宫,由诸子护灵返回长安,发丧于平康坊府邸。武宗宠幸杨贵妃,对杨国忠的阴谋作为未能洞察。又追赠李林甫为太尉、扬州大都督,并赐班剑武士、西园秘器。
李林甫的尸骨未寒,杨国忠就与慕容山合谋,诬告李林甫与叛将阿布思约为父子,同谋造反。慕容山还派阿布思部落的降将入朝作证。武宗命有司审理。
李林甫的女婿杨齐宣,担心受到牵连,便附和杨国忠出面证实。李林甫尚未下葬,便被削去官爵,抄没家产。诸子被除名,流放岭南与黔中,亲党中则有五十八人被罢官贬职。唯有女儿李腾空,自幼在天道山隐迹修真,没有受到株连。
武宗还命武士劈开李林甫棺木,挖出口内“不腐仙珠”,剥下金紫朝服,改用小棺以庶人之礼安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