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佶目光深深地投向苏辙,随后将视线转向队列中的武植,只见武植面色平静,不见丝毫波澜。“既然如此,那朕就同意苏爱卿的致仕请求。”
赵佶话音刚落,枢密副使章惇便颤颤巍巍地走了出来:“官家,老臣如今已然年事已高,且枢密院内有武大人这等年轻有为之人,老臣也能够放心致仕了,还望官家应允。”
赵佶望着章惇那面容苍老的模样,心中不禁暗自感叹。四年前,章惇便已向自己提出致仕请求。只是那时,枢密使一职由宰相曾布兼任,整个枢密院内,也就只有章惇这位三朝老臣,还能在一定程度上与曾布相互制衡。
赵佶心里清楚,倘若当时就批准章惇致仕,枢密院恐怕很快就会沦为曾布的“一言堂”,这对朝廷的权力平衡极为不利。所以,他当时没有同意章惇的请求。
直到武植从西北归来,被任命为枢密使,枢密院的局势才有所改变。
看着眼前的章惇,赵佶思绪万千,念及过往种种,终于开口说道:“章爱卿,你多年来为我大宋尽心尽力,劳苦功高。朕准你致仕,往后你便安心休养吧。”
朝堂之上,诸位朝臣见御史中丞和枢密副使职位空缺,皆不由得蠢蠢欲动。赵佶望着下方的情形,心中暗自冷笑,但仍开口道:“诸位爱卿,如今这御史中丞及枢密副使职位空缺,不知诸位可有合适人选推荐?”
朝堂之上顿时一片交头接耳之声,众人各怀心思,眼神中闪烁着捉摸不定的光芒。片刻后,尚书右丞蔡京向前一步,拱手行礼道:“官家,臣以为殿前司都指挥使高俅高大人深谙军事韬略,如今虽领兵在外为陛下征战,但可担任枢密副使之职。”
蔡京话音刚落,曾布、赵挺之等人马上出列:“官家,此计不妥。高大人如今身为殿前司都指挥使,若再担任枢密副使之位,不符合我大宋定下的规矩。”
蔡京看到众大臣纷纷反对,便未再多言。毕竟高俅与他乃是同盟,如今高俅领兵在外征战,自己只是帮他一把而已,至于此事能否成功,倒也不必太过在意。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赵佶居高临下地望着下方争论不休的群臣,心中有些烦躁。
忽然,他瞥见武植面色平静地站在一旁,仿若周遭的纷争与他毫无关系,便开口问道:“武爱卿,你身为枢密使,对军事要务及朝中官员最为了解,如今枢密副使一职空缺,不知你可有合适的推荐人选?”
这话一出口,原本喧闹的朝堂瞬间安静下来。群臣们纷纷闭上嘴巴,将目光齐刷刷地投向武植,眼神中或是好奇,或是期待,又或是暗藏着几分审视 。
武植闻言,面色平静,拱手抱拳道:“禀官家,臣这里有两个人选可担任枢密副使之职。”
对于章惇请辞致仕之事,武植身为枢密使,章惇已事先与他商议过。因而武植召宗泽回京,便是想让宗泽担任枢密副使之职。
“两个人选?”
赵佶及朝廷众臣一听,脸上都露出好奇的神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