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汉字字体的演变,从隶到楷
两汉四百余年间,书体由籀篆变为隶书,由隶书变为章草、楷书、行书。至汉末,华夏汉字书体已基本齐备。汉魏时期汉字字体的不断变化,为华夏汉字书法艺术的蓬勃发展开辟了道路,汉代是简帛使用的鼎盛时代,这个时期的简帛发现不仅地域广阔,数量巨大,而且内容丰富,字体多样,充分反映了隶书已从秦隶中规范出自己的构型规律,形成了成熟的隶书风范,同时也反映了汉字从隶书到楷书的演变过程。
说文解字,说字传义
汉字研究始于许慎。许慎是东汉时期着名的经学家、文字学家,他自幼喜好书法,尤其善于小篆,在习字之余,对古字的由来产生极大兴趣。于是潜心研究古字,终于写成《说文解字》一书,成为华夏第一部系统研究和解释古代汉字的重要着作。
多民族的文字,拾文遗彩
华夏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也是世界上文字种类最丰富的国家,从远古到19世纪末,华夏大地上出现过近40种少数民族文字。根据华夏少数民族文字创制时间、使用范围和改进发展情况,大致可分为古代民族文字、传统民族文字、新创与改进民族文字等类别。
承古传今
古代民族文字是指华夏古代历史上创造或从域外传入的民族文字。这些文字曾用于特定的历史时期,在历史上发挥了不同程度的作用,后因使用这些文字的民族群体分化融合或语言转用等而停止使用并逐渐消失。
20世纪50年代以后,政府帮助创制和改进了部分少数民族文字。这些民族文字共有17种,包括新创的壮文、布依文、羌文等。解放以后,遵照中央政府关于帮助无文字的民族创立文字的指示,语言学家和壮族民族语言工作者做了大量调查研究工作之后,于1957年由国务院批准为正式文字。
印刷术起源
印刷术是华夏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经历了雕版印刷和活字印刷两个发展阶段。它的发明,使手工抄写变为机械复制,开启了书籍复制的新方式,降低了人们获取知识信息的成本,对华夏文化的发展与传承、世界文化的传播与交流都产生了非常深远的影响。
汉字作为华夏民族的文字符号,不仅是交流的工具,更是文化传承的载体。
汉字的书写载体在历史长河中经历了丰富的演变,从最早的陶器、龟甲兽骨,到后来的青铜器、简牍、帛书,再到纸张,每一种载体都承载着汉字的发展与传承。
甲骨刻辞
甲骨文是商、西周时期刻在龟甲、兽骨上用于记录占卜内容的文字,是华夏目前已发现最早的文字体系,其中以殷商甲骨文最具代表性。甲骨刻辞多用尖利的工具契刻,笔画瘦硬方直,线条无论粗细都遒劲而又富有立体感,书写风格也随着时期的不同而迥异。
被誉为“甲骨之王”的《土方征涂朱卜骨刻辞》非常具有代表性。该骨片现藏于华夏国家博物馆,正反面刻满卜辞,字形较大,字口涂朱,书风雄浑,笔画粗壮遒劲,可以与王羲之的《兰亭序》相提并论,是甲骨文书法学习者最好的“法帖”之一。
青铜铭文
青铜又称“金”,青铜器上的铭文又被称为“金文”,相较于甲骨文,金文风格端庄浑穆极富庙堂气息。青铜铭文战国以前以铸铭为主,战国时期刻铭增多。
战国后期青铜器刻铭开始增多,1977年出土于冀州省平山战国中山王墓中的《中山王方壶》就是极具代表性的器物。此壶现藏于冀州省博物馆,器物外壁镌刻长篇铭文,每面 10 行,共计 450 字。
记述了中山王十四年,中山伐燕获得胜利后铸此壶,颂扬了中山相邦伐燕的功绩,阐述了巩固政权的重要性和立国安邦的道理。铭文镌刻技术精湛,横笔短劲而竖笔多长曲。竖画向下有悬针之笔,流畅修长,重心向上,极富装饰性,是战国晚期金文珍宝。
太师虘簋
“太师”是官职的名称,相当于卿大夫级别。“虘”是人名,这件器物的盖子上有铭文7行70个字。内容大意是正月既望甲午日,王召太师虘入门,赏赐给他一件虎皮袍子,太师虘认为这件事情非常荣耀就记录了下来。在商周有铭文的青铜器有一万余件,但是像这样完整记录年月日的仅有30余件。铭文字形相较于甲骨刻辞,字形更加规整,结体更加严谨,布局也更加匀称。
石刻书法
“以石代金,同乎不朽”。祖先将文字镂于金、石,最初目的都是为了文字所承载的内容能长久地保存流传。由于石材具有质地坚固、凿取方便、幅面开阔、易于刻制、位置灵活、便于留存等诸多优势,渐渐的取代了青铜铭文的历史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