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5章 君昏臣奸

“今日便回返升龙城,择良辰吉日,改黎氏为胡氏。此举非为其他,乃为尊奉先祖之孝道。上皇最是重孝,断然不会在意的。”

他既有所决断,范巨论也不好再多说什么,而是躬身与众人一齐回答道:“是。”

黎季犛想的非常清楚,他确实是依靠陈艺宗攥取了大权,但,朝廷的大部分权力已经到了他的手上。他黎季犛可不是纸糊的老虎,上皇陈艺宗即使想要收回大权,也绝没有那么简单。

而且,上皇已经老了,又不理朝政多年,一心只想着抛下一切,享乐安逸。

即便他对自己起了怀疑,自己根基已固,上皇还能因为这一份怀疑,而断然在朝中掀起腥风血雨不成?

在上皇身边服侍了这么多年,黎季犛深深知道,上皇没有这一份魄力。

相比起上皇,大明的支持,无疑更加重要。

上皇,已经是黎氏更进一步的阻碍了。大明,才是黎氏接下来需要全力争取的助力。

有了大明的助力,说不定,自己能够比先前的计划更快的,登上那个自己梦寐以求的位置……黎季犛甚至,已经幻想起了自己正坐在高高在上的王座时的模样,心中不由得一片火热。

他也不年轻了,在上皇身边卑躬屈膝,毫无尊严的当了这么多年的走狗,他迫不及待的,想要爬到那个位置上,做一次人上之人。

……

黎季犛回返升龙城之后,当即,便选择了一个黄道吉日,广而告之,宣布了黎氏将要恢复祖姓胡姓的消息。

黎氏大张旗鼓的,将“胡姓”先祖的排位在众目睽睽之下,请进了黎氏的祠堂。

为了给自己弄一个更加高大上些的来头,黎季犛……啊不对,现在该叫胡季犛了,胡季犛和儿子弟弟一连几日皓首穷经,把安南国里剩下没多少本的华夏典籍都翻得烂了,终于找到了两个甚是牛伯夷的胡姓人物:虞舜与胡公满,自称是虞舜和胡公满的后裔,并将这两位明人数千年前的名人堂而皇之的摆在了胡家祠堂的最前列。

至于原本香火供奉着的几位黎氏先祖……自然被胡季犛直接扫地出门,从雄伟的祠堂主殿迁移到了荒僻粗陋的偏殿,并且也不再予以祭祀。也不知那位收了胡家人为义子、并使得这一支逃难来的难民自此飞黄腾达的黎氏先祖,若泉下有知,心中有何感想。

反正胡季犛的一家子对此,心中是毫无感触的。一群全新出炉的“胡”姓子孙,正忙着在祠堂里对着八竿子打不着的虞舜、胡公满的灵位虔诚下拜,反而对真正于他们有恩的黎氏先祖牌位视若无睹。

哄堂大孝了,属于是。

黎氏改姓轰轰烈烈,在诸多该做的礼仪程序过后,胡季犛更是广撒请柬,以此事为由,宴请驻跸安南租界的大明周王殿下,以及诸多的安南士族。

这毫无疑问是胡季犛的一次政治试探,意在向安南士族们广而告之:我胡季犛,以后就是跟着大明朝混的。要是和我对着干,就是和大明朝廷对着干。对于我胡季犛的话,你们士族之中,谁支持,谁反对?

大明曹国公世子、南洋水师都督李景隆代表周王朱肃,亲赴升龙城恭贺胡氏认祖归宗的消息很快传开,得知了这个消息的安南众士族们敏锐的察觉了风向,开始纷纷向胡季犛献礼。胡府门口,送礼恭贺的车马连日络绎不绝,乃至于阻塞了升龙城的道路。胡季犛十分满意,只是改了个姓氏,他就无比顺利的获得了大明的示好,并收获了许多原本仍在观望的士族的支持。

而范巨论所担忧的那位陈艺宗,仍在深宫中欢乐的他并未在意黎季犛改姓胡氏的事情,认为这只是一次十分正常的认祖归宗,并对此没有任何动作。这也让黎季犛麾下的谋士范巨论大舒了一口气。

果然,陈艺宗仍旧是那个陈艺宗,依旧昏聩不明、耽于享乐。也是,若是这位上皇有几分警觉,也不至于这么多年来,仍旧没有发现胡季犛早已把持了安南朝政的上上下下。这一波,只能说是正常发挥。

自觉得到了大明支持的黎季犛,开始大肆排除异己。他很快正式打起了“新学”的大旗,以“学争”为由,将一众此前没有给他送礼、向他表明归附的士族们打为“腐儒”,并联合党羽,将他们排除出安南小朝廷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