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16章:河湟用工荒,国库吃紧!苏良的筹钱之法

若想尽快保障河湟的顺利经营,要么派遣大量士兵常驻,进行开荒修路,完善基础措施;要么强制令百万名百姓搬迁,移居河湟。

这两个理由都有明显的缺陷。

前者过于耗钱;后者对百姓不公平,易引起民乱。

待众人看罢此文书,赵祯从后面走了出来。

“众卿,当下,河湟亦然是我大宋之土,河湟之民亦是我大宋之民,我们不能让那里太落后了,那里也需要变法。”

“你们以为该如何解决河湟百姓不足以及君实所提出的各种问题?”

顿时,苏良等人都认真思考了起来。

……

稍倾。

富弼率先开口道:“百姓不愿去河湟,乃是因河湟苦寒,缺乏秩序。臣建议可先派遣大量士兵前往,以兵开荒修路,待将基础措施整修完毕,自然有百姓会前往河湟居住。”

一旁,曾公亮摇了摇头。

“富相,此举不能治根且耗费太大。”

“若想改造好河湟之地,少则五年,多则十年,令士兵们常驻在此种地方,他们的家眷如何安置?他们若离开,恐怕河湟还是会乱,士兵可开荒修路,但民生发展只能靠百姓,臣建议选取一些贫瘠地方的百姓,强制集体搬迁,比如河东,比如蔡州、寿州、光州之地的百姓。”

苏良对面的梁适道:“此举也不妥!百姓向来都是安土重迁,让他们搬迁,换一个新的地方,甚至是更换民俗,他们恐怕不愿,且定然会有百姓偷偷回来,易引发民乱。”

……

就在众人讨论激烈之时。

王安石突然提高了声音,说道:“下官觉得,只要许以百姓重利便可行。河湟有大量的土地资源,商贸也未兴起,朝廷先免三年税,然后分地、分钱,当他们在河湟坚持五年后比当下还要赚钱,定然会有一大批人愿意前往河湟。”

这时,曾公亮反问道:“若是五年后,他们全都回来呢?”

王安石胸膛一挺。

“若五年之后,河湟还需要朝廷出钱留人,那就是咱们的过错了。”

“五年之后,河湟必然能变一番模样,那里的百姓不但生活富裕,而且能活得幸福自由。税少,地多,补助多,他们定然不会再回来。”

“五年足以改变一个人的生活习惯,只要舍得出钱,在河湟能让他们过上好日子,全家团聚,多数人定然不愿归来,此可作为朝廷对前往河湟的第一批百姓的激励。”

“此外,河湟区域的民生发展必须要有汉人去参与,靠那些蕃人、羌人将商贸、集市、学校搞起来,根本不可能。”

……

王安石说完后,苏良点了点头,站了出来。

“官家,我觉得介甫的主意可行,百姓大多也是趋利而行,只要我们给予足够的惠民好政策,必然能解决这个问题。”

“此外,待我们占领了西夏,日后灭掉了辽国,也都可如此做,许重利,让咱们的汉民融合进去,遍布四方,如此才能让商贸、工业、农耕、学校等都充满活力,让这些地方彻底汉化,永久变成我们的土地……”

赵祯看向不远处的富弼和曾公亮。

二人也都点了点头。

发展河湟,用兵不如用民,而强制用民,不如许以重利用民。

“朕觉得,此主意可行。”

这时候,三司使王尧臣皱着眉头,开了口。

“官家,此主意倒是不错,但是……但是恐怕国库余钱不足啊!”

“疏通河湟商贸,本就花钱,攻打西夏的军费,更是数额巨大,此外,国库中还有一笔为收复燕云而准备的钱粮,是不能动的。要给上百万百姓许以重利,国库实在难以支撑!”

“此外,一旦灭掉西夏,要恢复那里的农事商贸,还要对将士进行奖励,还要安置那里的百姓,这些都是需要砸钱的,若如景明所言,灭掉辽国后,也以此法促进汉人流通,国库实在吃不消啊!”王尧臣据实说道。

王尧臣这番话,一下子剿灭了所有人心头刚刚涌出的一团火。

好不容易想出一個不错的主意,却无法做。

不由得让人绝望。

当下,大宋的步子迈的有点大。

虽然国库收入越来越多,但也禁不住这样花钱。

至于灭辽的那笔军费,是绝对不可能在当下使用的。

王尧臣见赵祯与众官员都低下了脑袋,道:“要不,我们再打一打铜钱或度牒的主意,或者增加一下税收?”

赵祯无奈一笑,摇了摇头。

往昔,朝廷赚快钱的最好方式,一个是增印货币或空头度牒,一个是增加税收。

“这些举动都过于害民,盛世之下,怎能如何坑百姓!”赵祯当即就让王尧臣断了这个想法,他不会再使用这种短视有害的策略。

随即。

众人又开始讨论起来,思索有没有顶替“汉民入河湟”或大赚一笔钱”的主意。

可惜,讨论了一个时辰,一无所有。

最后,赵祯命众人都好好想一想,打算明日午后再议论一番。

这一刻。

苏良心中突然涌出了一个想法,不过还未成型,便没有开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