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即,鼓声擂动。
红黑两队入场,经由曹佾开球后,再次展开竞技。
队员们经历过上半场看客们疯狂的叫好声后,信心十足,下半场迅速便进入了状态。
颠球、过人、长传、突袭、三人配合、五人配合……
战术也愈加繁复。
所有人都看得不舍得眨眼,比赛到紧张处,所有人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儿。
曹佾看到这番场景,便知晓,这场比赛已然成功。
接下来,将会越来越顺利。
苏良、欧阳修、丁度等人也未被高若讷影响心情,都看得甚是愉悦。
最后,红黑两队以三比二的成绩,结束了比赛。
赢者和输者都得到了丰厚的彩头。
赢者的队伍,这一场比赛的奖赏,便足以抵得上他们在勾栏表演蹴鞠三个月所得。
球员们意识到,原来蹴鞠也可以致富发财,且还能得到无数人的尊重。
看客们意犹未尽。
边退场,边讨论着刚才的精彩进球。
有的人甚至已经去问询下场比赛的门票何时能够购买了。
……
当日黄昏。
南郊鞠城的蹴鞠赛事便传遍了整座汴京城。
夸赞者无数。
这场赛事,能说的点实在太多了。
小而言:比赛赛制、战术、尙食长廊、百物长廊、白牡丹献唱、白打技艺……
大而言:国子监判监事丁度为首赛开球,龙图阁直学士、史馆修撰高若讷大闹赛场被欧阳修骂得吐血昏厥……
翌日。
民间小报将昨日南郊鞠城欧阳修大骂高若讷的话语内容几乎一字不差地刊印抄录了出来。
一时间,民间疯传。
没有一人挺高若讷,没有一人认为,蹴鞠是尚武任侠、滋生暴戾之气的粗鄙杂艺。
百姓的眼光是雪亮的。
民间街头,还传出了一句话:吵架莫寻欧阳修,做官莫做高若讷。
这下子,高若讷的名声更臭了。
当然,也有人弹劾欧阳修与高若讷在百姓面前对骂,有损朝廷脸面,理应严惩。
若按照赵祯以往的性格,必然会将二人皆重罚。
但这一次,赵祯令高若讷闭门思过半个月,却未曾惩罚欧阳修。
因为,他觉得欧阳永叔所言,甚有道理。
高若讷这类无用且又阻碍朝廷变法的官员,才是朝廷之大害。
赵祯最厌恶的官员,不是那些贪墨之官。
而是那些对江山社稷无用且还打着祖宗旗号或为清誉而只会指责别人的官员。
这些人,乃害群之马。
为此。
赵祯专门命中书召开了一场关于“何为良官”的讨论会。
欧阳修甚是兴奋,又写了一篇文章。
名为:为官论。
此篇文章以高若讷为反面典型,论述了何为于民于国有用之良官。
一时间,此文引得全城热卖。
高若讷看后,差点儿没有再次气得昏死过去。
这篇文章,足以让“无用之官”这四个字伴其终老了。
此文,也让很多士大夫官员们对为官之道有了更深刻的了解,
那个在官场混日子熬资历的时候已经一去不复返了,那些妄图为博清名而伤人利己的官员仕途也将会更加黯淡无光……
……
很快。
南郊鞠城的蹴鞠赛制、战术手势便传到了汴京城各个球员的耳中。
然后,一传十,十传百,或经水陆商人,或经书信,或经一些人的道听途说,像一阵阵涟漪,迅速朝着大宋各地的州府传播着。
甚至,还必将影响到周边的辽国、高丽、东瀛等国。
除了武事之外,大宋的规则,就是周边诸国的规则。
与此同时。
曹佾在汴京城中也开设起了关于南郊鞠城各项物品的售卖店铺。
售卖物有鞠球、球靴、球衣、腰带等。
这类生意看似薄利,其实非常赚钱,且一旦形成规模,几乎可以说,完全能躺着收钱。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