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两人一犯了错都是韵姐儿顶锅,年哥出点子,韵姐儿带头做,每次挨训韵姐儿都还要护着弟弟,每次看的几个大人都头疼。
也不是没有说教过年哥儿,但是都是小事,人家姐弟两个感情好的不行,他们这些大人横插一脚反而显得多余,幸而也都是在一些无关紧要的小事上,在外面年哥还是很维护哥哥和姐姐的。
“祖父,听父亲说,当年你和祖母在芙蓉镇辛苦做事才能赚来钱供爹爹念书,这一次我们会去到芙蓉镇吗?”
之前他们那一次回来的时候,年哥儿太小没有跟出来,远哥儿是跟着,但是他们那时候也没有回芙蓉镇。
也是近来赵卫平为了教导两个儿子念书的不易,才提起当年的事情,不为别的,要让他们知道,他们如今能有的念书环境是多么的难得。
远哥儿还好,年哥儿年纪小还聪明,在同龄人中好似不费什么力气就能拿到很好的成绩,所以在念书上总是有些浮躁。
赵卫平一边为自己儿子的天赋高兴,一边又有些担心,越是聪慧的孩子,越是要做好引导,不说让他们小小年纪知道为什么而读书,至少也要对念书有敬畏之心。
所以这一次他们出行之前,赵卫平难得的叫两兄弟一起进行了一番长谈,没有进行夸张的描述,只是实事求是的把自己年少念书时的不易一一道来。
年哥儿从最开始的漫不经心到后来的沉默认真,赵卫平知道自己的目的达到了,自己小儿子的性子他清楚,他笑着的时候不一定是听进去了,但是静下来的时候说明是真的听进去了。
“我们赵家算是从我这一辈走上仕途,根基浅薄,幸而你们两兄弟天资不错,将来只要定下心来好好念书,追上你们父亲我,甚至赶超我,定然不是什么难事,但是就怕你们持才傲物,特别是年哥儿,父亲知道你聪慧异常,但是越是如此,你越是要珍惜,这份天资是多少人求都求不来的,你将来的路要如何走一念之差可能后悔都来不及,我公务繁忙,有时候照顾不及你们许多,但是爹爹希望你们好好想想,自己将来要做的事,当然如果以后不想走科举这条路,爹爹也不强求,但是多读书总是没错的。”
经过一番谈话,远哥儿自然不必多说,看起书来更起劲了,明年他就准备参加乡试,赵卫平对自己大儿子的学问有数,自然也是没有意见,这一次回来他们会在府城呆到明年远哥儿参加完乡试再返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