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员工人数控制在一百人以下,其实也是对周春明的保护。
否则的话,容易引来争议。
等到厂子效益起来了,届时政策也会变得宽松,可以再从容的进行扩张,招一千人,两千人那都不困难。
至于帮助广大返城知青就业,周春明也一直在这么做。
他对于知青这个群体,向来抱有善意,愿意尽可能的提供帮助。
电话沟通过后。
下午两点半。
周春明和三姐周春香来到市里,见到了黎茂山本人,这是一位相貌和善的中年人,总是笑容满面。
双方来到会议室,继续商量建厂的事项。
聊了很长时间。
终于敲定了厂址。
就在城南的石牯塘村,这里有一片荒地,地势还是比较平坦。
哪怕建十几栋厂房,外加一片家属区,也绰绰有余。
至于租金方面,也是按照当下的行情,比承包荒山稍贵一些。
反正周春明并不在乎。
“春明同志,你觉得怎么样?有信心吗?”黎茂山问道。
“当然有!”周春明微笑道,“感谢省里和市里的各位领导,咱们厂子效益好了,也能更好的回馈社会。”
“黎局长,麻烦你跟村里的人说一下。”
“我的计划是,除了知青以外,另从村里招工五十人,再给村里捐建一座篮球场,把村里通往市区的道路平整拓宽。”
“太好了!”黎茂山大喜。
这么识趣的青年企业家,貌似还真不多。
瞧着周春明虽然年轻,但是非常懂人情世故。
“薪酬方面怎么说?”另一位干部问道。
众人的目光,全都集中到周春明身上。
如果周春明提出的工资太低,说不得,他们还得替员工们争取一下。
最关键的在于,建厂的事情,市里和省里都在关注。
各种详细的内容,都要呈报上去。
所以这方面的东西,确实需要过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