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太子陈叔宝正在父亲灵柩前哭泣。
陈叔陵趁机上前用锉药刀砍击陈叔宝,击中了陈叔宝的颈部。
周围人大惊,急忙搭救。
在柳皇后及乳母吴氏的帮助下,陈叔宝逃出。
陈叔宝派兵讨伐陈叔陵,陈叔陵兵败被杀,诸子被赐死。
陈叔宝继位,是为陈后主。
“其中曲子《玉树后庭花》、《临春乐》等,大多是赞美张丽华和孔贵嫔的美貌的。”
“这《玉树后庭花》本是民歌中的一种情歌曲子,陈叔宝填上新词,让宫女传唱,陈朝的皇宫里整日充盈着靡靡之音。”
“张丽华不仅貌若天仙,而且很有辩才,记忆力很强,美貌和才华齐具。”
“她善于察言观色和笼络人心,与其他嫔妃也都能搞好关系。”
“后宫的人争着讲她的好处,因而陈后主对张丽华更加宠爱了。”
“张丽华又精通巫术,假借鬼神来迷惑陈叔宝。”
“在宫中常进行各种荒淫的祭祀,聚集众多女巫跳舞,使陈叔宝懈怠于政事。”
“陈叔宝不理朝政,对于官员的启奏,都要通过太监呈递请示。”
“陈叔宝常常倚坐着,让张丽华坐在膝上,两人共同决定朝中大事。”
“太监记不住的,张丽华都能记住,并写成条款,无所遗漏。”
“因参与调查宫外的事务,社会上的一言一事。”
“张丽华必定首先知道并且告诉给陈叔宝,由此更加受到宠幸,冠绝后宫。”
“陈后主对政事和百姓疾苦,皆懒于处置。”
“甚至让大臣们将国事先交由张丽华审阅,她看过之后,再禀告给自己。”
“当时有传言,江东小朝廷,不知陈叔宝,但知有张丽华。”
“在陈叔宝的默许下,张丽华的亲人好友开始进入朝廷担任要职。”
“提出反对意见的官员或被罢免或被贬黜,朝廷变得乌烟瘴气。”
“张丽华虽然不是皇后,但宠冠后宫,成了后宫内实际的主人。”
“为了张丽华,陈后主后来废掉了沈皇后的养子陈胤的太子之位,改立张丽华的儿子陈深为太子。”
“沈皇后出身名门,是望蔡候沈君理的女儿,也是陈朝开国皇帝陈武帝陈霸先的外孙女。”
“陈后主独宠张丽华,冷落沈皇后,极少在沈皇后处留宿。”
“一次,陈后主到沈皇后处,坐了一会便准备起身离开。”
“他见沈皇后也不出言挽留他,就作了一首打油诗。”
“留人不留人,不留人自去。”
“此处不留人,自有留人处。”
“沈皇后看后,当即赋诗回答。”
“谁言不相忆,见罢倒成羞。”
“情知不肯住,教妾若为留。”
“沈皇后在诗中对陈后主的无情,发出暗暗的抱怨。”
“陈后主听罢,也不理睬,拂袖而去。”
“陈后主的这句‘此处不留人,自有留人处’成了后世流行的俗语,甚至延伸为‘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的豪语。”
苏轼:甘愿做昏君的陈后主,最爱的女人张丽华倾国倾城,却死于貌美。
张丽华最美的地方,无疑是那一头乌黑亮丽的长发。
这头秀发长七尺,浓密如漆,光亮照人。
每当她漫步在宫中,那飘逸的长发伴随着她的步伐轻轻摆动,仿佛是月宫中的仙子降临人间。
每当她在楼阁上游走,那份飘逸的神态仿佛仙子下凡。
张丽华最令人心醉的,莫过于她那双炯炯有神的眼睛。
每次顾盼生辉,仿佛能摄人心魄,让人沉醉其中,不能自已。
她不仅美丽,更聪明绝顶。
陈叔宝玩乐无度,对国事疏于打理。
张丽华则常常坐在他的膝盖上,协助处理政事。
张丽华出生于一个贫苦的家庭,父亲和哥哥以编织草席为生。
生活的艰辛并未消磨掉张丽华的美丽,反而使她的美更加质朴清新。
陈叔宝还是太子时,一次偶然的机会,遇见了年仅10岁的张丽华。
陈叔宝对张丽华一见倾心,从此她的命运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进入东宫后不久,张丽华便得到了陈叔宝的宠幸,并且很快身怀六甲,生下了太子。
从此,她的地位在后宫中扶摇直上。
陈叔宝即位后,张丽华被封为贵妃。
然而,张丽华不仅天生丽质,更拥有着超乎寻常的聪明才智。
每当陈叔宝与众妃嫔及宾客游玩时,张丽华总会推荐宫女们一同参与。
这使得后宫中的人都对她感激不已,称赞之声不绝于耳。
陈叔宝为博得张丽华的欢心,甚至因嫌宫殿简陋,特意在光照殿前修建了三阁。
这三座楼阁雕梁画栋、金碧辉煌,极尽奢华之能事。
每当张丽华登临其中,俯瞰下方,仿佛整个世界都在她的脚下。
每一座高数丈,大大小小的房间加起来数十间。
这三座楼阁不仅是建筑的艺术,更是权力和爱情的象征。
楼阁的香气飘散数里之外,仿佛整个世界都沉浸在这股芬芳之中。
早晨的阳光洒在楼阁上,反射的光芒照亮了整个皇宫后院,仿佛太阳也为这人间仙境而倾倒。
每当陈叔宝邀请贵妃和宾客们游玩喝酒时,他都会命令妃子们一起吟诗作赋,互相赠答。
然后选取其中写得最艳丽的作为歌词,配上曲调,让数百名宫女学习演唱。
这些宫女被分成几个小组轮流进来表演,成为了陈叔宝和陈丽华的娱乐项目之一。
隋军铁蹄踏破建康,陈朝的台城陷落。
当隋军攻破都城时,陈叔宝曾经的皇帝,此刻却失去了抵抗的勇气。
他与宠妃张丽华、孔贵嫔一同躲入枯井,企图逃避现实,最终被俘虏。
倒是很有同甘共苦的担当,跳井也是绑在一起下去,差点蒙混过关。
陈后主被隋文帝杨坚训斥后让他去养老得以保住性命,而张丽华的命运则截然不同。
她的美色被晋王杨广看中,被其美貌触动,竟想纳她为妃。
本以为将迎来新的命运,却不料遭遇更大的厄运。
一位清醒的大臣,深知红颜祸水之害。
他认为张丽华存在,只会继续误国害民。
为了以儆效尤,他坚决主张将其斩首示众。
尽管陈叔宝曾坐拥天下,张丽华拥有无上的美貌和宠爱。
但在历史的洪流面前,一切都是那么的渺小和无力。
红颜枯骨,王朝更迭,曾经的辉煌化为尘埃。
“后宫的家人,有不守法纪、违背事理而要受罚的。”
“只要请求张丽华施恩,张丽华必向陈叔宝说情。”
“大臣有不听从的,张丽华就趁机诬陷他们。”
“于是张丽华权势熏天,内外宗族,多人得到任用,大臣与执政者也都是随风披靡。”
“太监和谄媚之徒,内外勾结,互相引荐。”
“公开贿赂,赏罚无常,朝廷法纪全乱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