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3章 律圣朱载堉

在第一次上书未获批准后,朱载堉毅然离开了富丽堂皇的王府。

搬到了城外的九峰山,过起了清贫简朴的隐居生活。

因此,朱载堉被百姓们尊称为布衣王爷。

对于朱载堉的选择,很多人表示不解,认为这样做过于迂腐。

但他理解朱载堉的用意,功名利禄不过是过眼云烟,只有潜心学术,造福百姓,才能实现人生的真正价值。

最终,皇帝被朱载堉这种淡泊名利的精神所感动,特许继续使用郑王世子的头衔。

并为朱载堉修建了牌坊,以表彰朱载堉的高尚品德。

“崛起的朱载堉并未重回世子生活,反而专心致志的投入到求学生涯中。”

“后来随家人搬回王宫居住,宫内藏书丰富。”

“朱载堉如饥似渴地阅读,着重研读乐律方面的知识。”

“他不耻下问,谦虚好学,学问又有了进一步提高。”

“这时,他的父亲生病死了。”

“按规定,他应继承爵位。”

“但倾心学术研究的朱载堉几番上书,辞谢了应当继承的爵位。”

“他决心在以后岁月里远离官职,在学术上有所建树。”

“经过多年不懈的努力,他终于写出了巨著《律吕精义》。”

“写些诗词也不足以排遣胸中郁闷,朱载堉便在风清月明之夜弹琴,借以抒发怨愤之气。”

“谁知弹着弹着,朱载堉却发现了问题。”

“一支乐曲是由高低不同的音符组成,从高到低排列下来称为音阶。”

“那么,音阶之中相邻的两个音符,高低之间距离多少才是最佳。”

“朱载堉一边研究音律,一边苦修数学。”

“并经过数次演算及推理,创建了十二平均律,并以此制作出世界第一架定音乐器——弦准。”

“而直到如今,十二平均律仍在深深影响着每一位音乐爱好者,可以说是现代音乐的基石。”

“推算出十二平均律这一创举,朱载堉早于欧洲整整半个世纪。”

“随着东西方的交流,十二平均律理论也被传教士带到了欧洲。”

“如今,现代乐器都需要依据该理论进行定音。”

“更是广泛运用在如钢琴这样的键盘乐器上,这也使得朱载堉被誉为钢琴理论的鼻祖。”

“朱载堉在辞去郑国世子爵位之后,便隐居在丹水旁的九峰山下著书立说。”

“这期间,他接触到了被称为下九流的抬轿夫,以及唢呐手等民间艺人。”

“当地自古以来就有踩高跷,抬花轿闹新春的习俗。”

“朱载堉便将这两种表演形式结合起来,精心设计出了踩高跷抬花轿的表演艺术。”

“表演的形式,随着朱载堉的不断创新,发生着丰富的变化。”

“表演的时间改在了夜晚,花轿换成了火轿。”

“轿子周围插上蜡烛,轿顶镶嵌能喷射彩色火焰的龙头。”

“朱载堉还将自己写的词变成曲调,让艺人在表演中演唱。”

“时至今日,传承数百年的高抬火轿被列入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之中。”

李鸿章:朱载堉在国内的知名度并不高,但在国外的知名度非常高。

据他所了解,许多外国人对朱载堉的评价非常高。

德国音乐家巴赫对朱载堉的平均律大加赞赏,称其为音乐的始祖。

巴赫的平均律与朱载堉的平均律有异曲同工之妙,可以说是受到朱载堉的启发而发展出来的。

其他国家的学者认为朱载堉是第一个将数学运用在音乐律学上的人,这一创举具有世界性的影响。

很多外国老百姓对朱载堉非常认可,对他的成就和贡献表示赞赏。

这不仅彰显了朱载堉的学术地位和影响力,也表明他的创新和贡献对于世界文化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但可惜的是,朱载堉在国内历史中的知名度并不高。

之所以如此,是有多方面的原因造成的。

朱载堉的生活背景和身份特殊,他的音乐数学和舞蹈成就被视为杂学,难以被当时的主流社会环境所认可和重视。

此外,朱载堉晚年隐居山林,没有像其他历史名人一样在社会中活跃,也导致他的知名度受到一定限制。

朱载堉的作品和思想较为深奥,需要一定的专业知识才能理解和欣赏,这也使得他的思想和作品难以被广泛传播和接受。

在华夏的历史中,战争和政治动荡的时期较多。

朱载堉生活在明朝末年,正是社会动荡的时期。

因此,他的作品和思想在当时并没有得到广泛的认可。

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朱载堉的影响力和地位也受到影响。

在整个华夏的教育体制中,对于人物的评价和宣传往往受到政治和文化因素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