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某种程度上而言,这些人的存在就代表了东汉时期制造业的最高水准,同时也为蔡伦提供了一个极好的发展平台。”
“由于蔡伦在年幼时就对工程技术感兴趣,并且展现出了他过人的天资。”
“所以在蔡伦掌管皇宫制造业期间,便做出了许多突出性贡献。”
“但对于蔡伦来说,他一生当中最为伟大的突出贡献便是改进了造纸术。”
赵匡胤:仅仅凭借造纸术这一点,蔡伦就足以名垂千古。
尽管蔡伦造纸的动机是为了邀功,但也无法否认其历史功绩。
自古以来人们记录文字大多采用竹简,由于竹简过于笨重,所以有的人拿绢布写字。
绢布虽然轻薄,但价格太贵。
竹简造价低,但太沉重。
不管是绢布,还是竹简,都存在很大问题。
蔡伦在汉和帝身边做中常侍,见日日查看竹简奏本过于劳累,便醉心研究造纸术。
最终,蔡伦研究成功,大大降低了纸的成本。
又因为工艺先进,造出的新纸质量也很好。
为了表达对蔡伦的感激,后人根据蔡伦龙亭侯的爵位,将改良后的纸称之为蔡侯纸。
蔡侯纸造出后得到汉和帝的赞许并将其迅速推广至天下,其意义之重大。
不单是彻底便捷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也改变了社会发展历程,为中华文明的传承和发展起着不可磨灭的贡献。
蔡伦以前尽管已经有纸,但蔡伦之前纸的概念,与蔡伦所造纸并不是一回事。
蔡伦以前的纸,具有纸的形状,尚不具有纸的功能。
具体而言,主要指某些书写文字的絮纸等纸状之物。
蔡伦所造的蔡侯纸才是真正意义上用于书写的纸,发明了完整而成熟的造纸技术。
蔡伦是集汉代造纸技术之大成的杰出科学家,是把中国的造纸技术从不成熟阶段提升到成熟境界的伟大发明家。
“公元97年,蔡伦对刀剑等锋利器物进行了详细的改良,直接将这一技术发展到了顶峰。”
“蔡伦通过挑选出树皮、粗麻布、旧渔网等废弃物品,命宫中的工匠对其进行切碎、剪断,并放在一个大水池当中进行浸泡。”
“几日后,蔡伦发现水池当中的杂物早已经烂掉,而一些纤维性物品却不易腐烂。”
“随后,蔡伦便命手下将这些原料捞出,放入石臼当中不断搅拌,将其变成浆状。”
“在反复实验之后,蔡伦便发明出了一种既轻薄又结实的纸张。”
“最为重要的是这种纸张价格低廉,取材容易,很容易普及。”
“公元105年,蔡伦便向汉和帝献上了自己改良的纸张。”
“公元114年,邓太后因为蔡伦担任了很长时间的侍卫,封他为龙亭侯,封地有三百户人口。”
“公元117年,汉安帝发现五经传记的文字大多没有校订改正。”
“便让蔡伦监督主管此事,推动了世界第一部字典《说文解字》的问世。”
“公元121年,邓太后去世,汉安帝亲政。”
“蔡伦因为当初受窦后指使,参与迫害汉安帝祖母宋贵人致死、剥夺太子的皇位继承权而被审讯查办。”
“江京等人又暗中使宋贵人家族上告蔡伦,为宋贵人和被废皇太子刘庆申冤,汉安帝令蔡伦自己到廷尉处认罪。”
“蔡伦耻于受辱,于是沐浴后穿戴整齐衣服,喝毒药而死。”
朱棣:蔡伦虽然有过造孽之事,但对历朝历代的贡献无法磨灭。
蔡伦所生活的东汉时期,可以说是历史当中比较动荡的一个朝代。
朝廷臣子玩弄权力,为求自保,蔡伦不得不根据两大阵营的背景以及势力站队。
而蔡伦因为早些年间服侍过窦皇后,不得不成为其阵营中的一员。
然而当时的窦皇后被眼前的利益所蒙蔽,甚至多次想方设法想要废掉太子。
从某种程度上而言,窦皇后之所以想这样做。
其主要原因便是希望可以垂帘听政,从而掌控汉朝的权利。
经过一番谋划,窦太后果然成功了。
然而窦太后却并没有掌权的能力,为了能够监视汉和帝,窦太后将自己的心腹蔡伦送到了皇帝的身边。
想要汉和帝可以在蔡伦的陪伴之下,变成一个昏庸无道的蠢才。
与此同时,窦太后命令蔡伦要无时无刻汇报汉和帝的一举一动,从而规避所有被夺权的风险。
然而令窦太后没想到的是,蔡伦此人两面三刀。
一边效忠于自己,一边又讨好汉和帝。
当蔡伦感到窦太后大势已去之时,竟然与朝中臣子表示女人掌权不合乎情理,以此来拉拢朝廷忠臣。
而蔡伦也凭借着这样的手段,获得了至高无上的权利。
然而在多年之后又故伎重施,却遭到了汉安帝的厌恶。
最后蔡伦又因为汉安帝找到了曾经效忠于窦太后的证据,彻底的将自己逼到了墙角。
无可奈何之下,蔡伦只好以死谢罪。
或许蔡伦未曾料到自己辛苦了大半辈子,最后竟然落得个如此凄惨的结局。
后人承认蔡伦的个人成就,认为蔡伦是中华历史上最为伟大的发明人之一。
但不可否认的是,蔡伦的人品存在着一定的缺陷。
虽然在偌大的皇宫当中,想要谋求一定的地位实属不易。
但这般两面三刀的做人,终究难得获得美好的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