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加上主播提到的直奉大战中,吴佩孚只用了六天时间就横扫了张作霖的数万大军。
也正是因为对吴佩孚的能力的认可,他自知平庸,才会选择把兵权交给吴佩孚,而自己全力以赴的竞选大总统。
“1902年,冯玉祥离开暮气沉沉的淮军,改投袁世凯的新建陆军。”
“之后10多年,冯玉祥由班长升任旅长。”
“1920年,陕西督军陈树藩与当地士绅矛盾激化。”
“在陕西士绅的要求下,曹锟派冯玉祥赶跑了陈树藩。”
“之后,冯玉祥占据陕西,有了根据地,势力得到发展。”
“1923年,曹锟竞选大总统,冯玉祥为其鞍前马后,帮助曹锟会选成功。”
“由此,冯玉祥成为曹锟眼中的红人。”
“面对冯玉祥的异军突起,吴佩孚隐隐感觉这个人不可靠,曾力劝曹锟疏远冯玉祥,但曹锟不听。”
“另一头,张作霖上次被吴佩孚收拾后退回关外,厉兵秣马。”
“经过两年休整,奉军恢复元气。”
“为了一举击倒直系,张作霖还与孙中山、段祺瑞组成三角反直同盟。”
“万事俱备,可以报仇了。”
“1924年9月,奉系六个军17万人卷土重来,第二次直奉战争爆发。”
“面对奉军大兵压境,曹锟令吴佩孚率20万直军迎战。”
“按照吴佩孚的设想,奉军不堪一击,这次大战一定要趁势灭了张作霖。”
“但让吴佩孚没想到的是,正当直奉两军沿长城激战时,后院起火了。”
吴佩孚:要不是冯玉祥卖主求荣,第二次直奉大战怎么可能输给张作霖。
回想起在第二次直奉战争中,冯玉祥临阵倒戈,使他功亏一篑,他就对冯玉祥背叛的行径咬牙切齿。
在第一次直奉战争中,他轻而易举的打败了张作霖。
要说谁最有希望统一中国,全中国人都会认为是他吴佩孚。
可就是因为冯玉祥的倒戈,第二次直奉战争中参战的直系大军几乎全军覆没。
自此之后,他虽然在两湖地区能够奇迹般东山再起。
但是,失去了麾下那一支装备精良、训练有素、战斗力强大的精锐部队。
他吴佩孚再也不复巅峰之时,更没有了统一全国的可能。
每当回想起冯玉祥的临阵倒戈,害得他所有的心血付之一炬,他就恨不得将冯玉祥这个无耻小人五马分尸。
哪怕此事已经过去多时,他还是无时无刻不想起这一阴影。
“10月22日,时任直军第三路军司令冯玉祥在古北口与奉系达成停战协议。”
“冯军协助奉军雪耻,事成之后,奉军不得入关。”
“签署协议后,冯玉祥联合陕军暂编第一师师长胡景翼、北京卫署副总司令孙岳发动北京政变,将总统曹锟软禁。”
“随后,为了体现政变的正义性,冯、胡、孙三部改称国民军。”
“冯玉祥任总司今兼第一军军长,胡景翼、孙岳为副总司令兼第二、第三军军长。”
“北京政变时,吴佩孚身处山海关,等他得知老巢被抄后,为时晚矣。”
“只能草草部署,留下10万大军继续坚守防线,自己则率余众星夜驰返。”
“吴佩孚离开山海关的当天,奉军飞机便向直军战壕中撒下传单,说什么大局已定,不要再做无谓的抵抗。”
“受此影响,直军军心动摇。”
“10月30日,奉军第三军副军长郭松龄率三个旅猛攻直军防线。”
“直军不敌,各部纷纷撤退,逃往天津方向。”
“就在前线直军崩溃的同时,早几天撤至天津的吴佩孚也被国民军打败。”
“11月3日,全军覆灭的吴佩孚率两千残部乘船驶离塘沽,第二次直奉大战遂告结束。”
冯玉祥:并非我愿意临阵倒戈,而是吴佩孚做得太过分,把我往死里打压。
他和吴佩孚的矛盾由来已久,选择在关键时刻倒戈也就没有什么好奇的。
吴佩孚想要的是一个言听计从、毫无主见的下属,而他冯玉祥需要一个宽宏大量、用人不疑的上级。
在第一次直奉大战中,他被吴佩孚任命为河南督军。
但是吴佩孚对他不放心,不信任他。
为了牵制他,吴佩孚特意任命了和他不合的人为河南军务帮办,让他在战场上大受制约。
即便这样,他也在第一次直奉大战中取得了丰厚的战果。
可哪怕他有战功,吴佩孚也当看不见,并没有赏赐他什么职位。
如此不公平的对待,他怎么可能释怀呢!
不仅仅如此,吴佩孚还在平时经常打压他。
如果吴佩孚在第二次直奉战争中战胜了张作霖,吴佩孚的势力就会进一步扩张。
假以时日,吴佩孚击败所有对手统一全国,也并非什么困难的事情。
他冯玉祥无法从吴佩孚的势力增长中得到好处,甚至会让自己的地位更加岌岌可危。
在这种情况下,他自然乐于接受手下发动政变的提议。
“吴佩孚战败的同一天,奉军第二军进入天津。”
“听说吴佩孚战败,冯玉祥很高兴。”
“但冯玉祥得知奉军进入天津后,顿时又对张作霖恼怒不已。”
“先前说好了奉军不入关,现在怎么入关了,大骂张作霖不讲究。”
“对于冯玉祥的不满,张作霖当然是不在乎的。”
“我现在兵强马壮,连吴佩孚都被我干趴下了,你冯玉祥算老几?”
“我还明确告诉你了,奉军不仅要入关,接下来还准备一统天下。”
“面对张作霖的恃强凌弱,冯玉祥想了想,好汉不吃眼前亏,主动让出了北京。”
“不过冯玉祥也不是吃亏的性格,为了制衡张作霖。”
“冯玉祥电邀孙中山北上共商国事,打算借国民党的招牌笼络革命派。”
“孙中山北上之前,冯玉祥还需要为自己营造革命人设。”
“毕竟他之前是军阀,连同盟会成员都不是,现在突然以革命者自居,肯定没有相信。”
“那么冯玉祥要怎么打造人设呢?这个时候最有效果的方式就是收拾身为旧势力代表的溥仪。”
“11月5日,冯玉祥派兵将溥仪逐出紫禁城。”
“驱逐溥仪事件虽然在社会上引起了不小的争议,但效果是真不错。”
“大家见冯玉祥不卖遗老遗少和保皇党人的面子,与北洋军阀貌似不同,也就相信他是革命者,而冯玉祥也因此成为孙中山在北方的名义代表。”
冯玉祥:我把溥仪赶出紫禁城,实在是功在国家、利在千秋的义行。
他也看到了另一个时空的隆裕太后在弹幕上大骂他不信守承诺,但他丝毫不在意。
隆裕太后和国民政府签订了《清皇室优待条件》,允许溥仪保留帝号,并住在紫禁城中。
但他考虑再三,还是选择将溥仪撵出北京城。
之所以这么做,可不仅仅是为了营造自己的革命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