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 大清唯一的皇帝

“雍正是一位非常勤政的皇帝,他每天坚持批阅大量的奏折,不巡幸,也不游猎。”

“所有奏折均是亲手批阅,不假他人之手,有的奏折上的批语竟达1000多字。”

“雍正非常认真,他看奏折时常能从中发现问题,然后非得出结果不可。”

“如果臣下对他的批示毫无反应,雍正会立马发火。”

“雍正气愤时常常会走极端,并且容易暴怒。”

“有一次一个官员激怒了他,雍正当即在奏折上将这个人大骂一通,但是转念之后,又去赞扬人家。”

“有时候雍正也能及时认错,在年羹尧的案件处理完后,雍正曾多次公开认错,说自己用人不当。”

“当年,康熙皇帝就曾批评过雍正喜怒无常。”

“雍正用人有自己的原则,并不一味地拘泥于道德的约束。”

“在给心腹大臣田文镜、鄂尔泰等人的谕旨中,反复强调让他们不拘资格推荐有才干的人。”

“有才者总是恃才傲物,不容易驾驭,但是成就大业的却多是这样的人。”

“雍正认为,在力主革新的时代,必须要重用这样一帮有才能的人。”

“而对于昏庸腐败的无能官员,雍正坚决查处罢免,把他们的位子腾出来给有才干的人,雍正也因此得到了刻薄寡恩的名声。”

“但是,这个名声对雍正不太公平。”

“比如对于才干之臣,雍正则是赞赏有加,给予他们加封赏赐、越级提拔等各种奖励。”

“对待有病的大臣,雍正还亲自派御医前往看望,像杨宗仁等都受过这样的殊荣。”

“对于政见不同的大臣,只要忠于国家,雍正照样信任。”

“例如朱轼曾经反对雍正提出的火耗归公政策,也反对西北用兵,但他有才干并且忠于朝廷,所以雍正仍然信任他。”

“而李元直是监察御史,在奏折中谈到雍正时言辞颇为激烈,雍正明白他没有恶意,仍旧让他直言无妨。”

“这些都说明雍正在用人上是非常重视才干的,也因此在雍正身边聚集了一大批有才干的人。”

雍正:朕唯才是举,何来刻薄寡恩之说,都是那些读书人故意编排朕。

不用想也知道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人抹黑他,无非就是他的一系列改革侵犯了那群读书人的利益。

他锐意改革,强行推动摊丁入亩和官绅一体纳粮的政策,那时就知道肯定会有读书人对他不满。

他对此早有预料,丝毫不会感到意外。

在他活着的时候,那些读书人不敢多说什么。

但等他去世后,不用想也知道,那些读书人不会放过抹黑他的机会。

“雍正一生共有八个后妃,这在历代皇帝中都算是少的了。”

“雍正当皇子时只有一妻一妾,即位后为了多生子嗣才纳了几个妃子。”

“正因为雍正洁身自好,他的身体状况一直很好。”

“但是即位后他夜以继日地操劳,事必躬亲,最后还是病倒了。”

“雍正十三年,57岁的雍正在圆明园突然感觉到身体不适,可他并没有在意。”

“出人意料的是,几天后就驾崩了。”

“关于雍正的死因有许多种说法,有的说是服食丹药中毒而死,也有的说是中风而死,但都没有足够的证据支持。”

“所以,雍正的死成了一个历史之谜,但很多历史学家认为雍正是积劳成疾因病去世的。”

“除了自己生日外每天只睡四小时,这样的工作强度任谁都会积劳成疾,无法长寿。”

“雍正的一生伴随着许多谜团,从他的登基到他的去世,总让人琢磨不透。”

“雍正在位虽然只有短短的十三年,但这对清朝的发展有着极大的意义。”

“雍正及时革除康熙朝弊端,使清朝更具活力。”

“历史上的雍正担负着许多骂名,弑兄、逼母、屠弟等,但是作为一个帝王,不能仅仅从道德方面来对他进行评论,而是应该看到他为清朝发展所做出的贡献。”

“从这点上来说,雍正堪称一个英明有为的君主。”

朱元璋:好家伙,每天只睡两个时辰,比咱还要勤政。

听到雍正除了自己诞辰那天只睡四个小时,一向以勤政自得的他都不禁有些汗颜。

他自认为自己的勤政远胜于历朝历代的帝王,为此他还沾沾自喜。

但和如今的雍正比起来,他每天夙兴夜寐的勤政似乎算不得什么了。

不过很快他就想开了,至少他没有因为积劳成疾而因病去世。

光是这一点,就比雍正要高明得多。

不过雍正累死这件事倒是提醒了他,适当的休息是非常有必要的。

为了避免自己操劳成疾,看来他以后也需要注意一下,不能太过勤政。

“雍正皇帝被后世史家学者评价为‘宵衣旰食,夙夜忧勤’。”

“纵观雍正十三年的在位生涯,这样的评价确实是实至名归。”

“鉴于即位不正的谣言,雍正皇帝自即位起,就立志向天下人证明自己是合格的皇位继承人,是合格的皇帝。”

“所以雍正从即位到驾崩,一直都非常勤政。”

“白天接见大臣,讨论处理各地政事,晚上认真批阅各地奏章,平均每天睡眠时间不足四个小时。”

“一年365天,只在自己生日时休息一天,其余时间都在工作。”

“相对于儿子乾隆皇帝的六下江南,雍正皇帝自即位后,从没御驾出巡过。”

“而在处理政事上,雍正皇帝非常的务实、严谨、事必躬亲,这一点从他批阅奏折时就能看出来。”

“从现今遗留的奏折实物来看,雍正皇帝每御览一份奏折都会写上朱批,少则几字,多则上千字。”

“难能可贵的是,即便雍正日理万机,但是朱批依旧写得十分工整,很少涂抹。”

“如今故宫中现存的雍正皇帝朱批奏折有35000件,满文奏折有6600件,总批文累积起来有上千万字之多。”

“此外,雍正皇帝坚持日复一日的勤政,并不只是为了向天下人证明,而是心中有国有民。”

“正是因为这份责任心,促使着雍正时刻警醒着自己,不敢有丝毫懈怠。”

“所以,雍正皇帝也经常提醒和督促大臣要勤于政事。”

“雍正曾对大臣们这样说过,如果守成之君,不能勤奋学习治国经验,是很危险的。我这样勤奋,你们怎么能贪图享乐,切记不要失职。”

“常言道上行下效,雍正皇帝的日夜勤政,影响了全国各地官员。”

“各地官员都以皇帝为榜样,勤奋处理政事不敢懈怠。”

“综上我们可知,雍正皇帝真堪称是我国历史上一位最为勤政为民的皇帝。”

各朝古人听到雍正的勤政为民,不禁羡慕万分。

他们当今皇上要是也能有雍正皇帝这般勤政为民,他们真不敢想自己的日子会有多么好过。

可偏偏他们没有那个福气,遇上这种勤政为民的好皇帝。

其他朝代的古人感触还不深,但对雍正时期的老百姓而言,他们无比感激上天赐予当今皇上。

正是因为当今皇上一系列的改革,才使得他们老百姓的赋税压力大减,生活好过不少。

他们老百姓现在唯一的期盼,就是希望当今皇上可以注意身体,不要那么操劳,这样才能活久一些。

“一直以来,无论是史学家还是民间对雍正的争议都非常多,在位虽然只有短短的十三年。”

“但他的一生与兄弟斗,与权臣斗,与官僚体制斗,与天下士绅斗。”

“虽然每一次胜利的都是他,但这些也熬干了他的心血。”

“雍正所处的历史时期非常特殊,他的父亲是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上,他的儿子是历史上最长寿的皇上,也是实际掌权时间最长的皇上。”

“雍正处在康乾盛世的中间尴尬位置,自身不仅经历了人们津津乐道的九王夺嫡,还有着篡位、弑父、暴毙等种种疑团谜案。”

“但是这些争议,都不能否定雍正的政治才能和丰功伟绩。”

“雍正勤于政事,事必躬亲,以极快的速度扭转了康熙晚年留下的种种弊病。”

“雍正在执政期间,针对康熙晚年存在的官吏腐败、国库空虚等现象,进行铁腕政治改革。”

“正是由于雍正继位后的一系列改革,大力推行新政,才使得康熙开创的盛世延续下去,也为乾隆将这个封建王朝盛世推向新的巅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总体来讲,雍正的新政是围绕治吏进行的,通过新政使当时的清朝廷政通人和、国库充盈,为清朝廷盛世走向新的巅峰发挥了关键作用。”

“虽然乾隆继位后,把雍正时期的一些新政废除了。”

“但这不能说明雍正是错的,而主要原因是乾隆想要个好名声,并且雍正的新政一直影响着后世的整个清朝。”

“可以说雍正的改革,达到了封建王朝前所未有的高度。”

“没有雍正的付出,乾隆不可能轻而易举的实现盛世巅峰。”

“虽然雍正在位只有短短的十三年,但对后世的影响是十分巨大的。”

雍正听到自己得到后人的认可,无比欣慰的微微一笑。

身为皇帝,自然是希望自己死后能有一个好的名声流传后世。

但与此同时,他也知道一旦自己强行推动改革,身后名可能不会好。

毕竟他的一系列改革触犯了全天下读书人的利益,那些读书人不抹黑自己都已经谢天谢地了,更别指望他们会认可他为了天下老百姓所做的一切。

可为了大清帝国,为了全天下的老百姓,即便身后名被恶意诋毁,他也会义无反顾的推行一系列改革,不会向那些官僚士绅妥协。

而事实也正如他所料,在他去世后,那些读书人就把篡位、弑父、暴毙等莫须有的脏水往他身上泼。

但好在后世人给他平冤昭雪,认可了他的政治才能和丰功伟绩。

既然已经知道自己的功绩被后世人认可,那他推行改革将再也没有后顾之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