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满仓嘴巴拙,此时坐在炕沿上闷着头抽烟,憋了老半天,才吭哧吭哧的跟谢启丰两口子说起了话。
他说自己这辈子有两件事不该做。
第一,不该在当初那个晚上偷中坪的玉米填饱肚子。
不去偷玉米,就不会认识谢虎山,自己回家之后也就不会跟闺女儿子当笑话一样讲起自己那晚的遭遇,让闺女记住这个了名字,这也导致谢虎山装拽子时,被闺女给识破。
第二,不该听谢虎山的话,学着算账,当个狗屁会计。
如果自己不会算账,不当会计,还是个睁眼瞎,活废物,就没有今天的破事。
他在那努力想要跟谢启丰两口子说清楚这件事,却还要努力斟酌,努力想把整件事的错误算到自己头上,谁也不怪,所以解释的愈发慢,每一句话都恨不得要想一想再说出口。
那模样看的二婶周红梅恨不得窜过去把金满仓舌头拽出来,好好给他捋一捋。
倒是李巧枝,虽然当初瞧着姑爷谢虎山心惊胆战,但如今却好多了,跟姑爷不见外,抹着眼泪竹筒倒豆子一样跟姑爷说着经历。
怎么回事呢,要从去年开始说起,靠着给中坪烧窑炼钢卖苦力,崖口的社员替大队着实挣了不少钱,而且崖口二队队长的老姜去年因为谢虎山一番话,大着胆子带着几个车把式和公社农技站的技术员去了燕京,打听燕京那边有名的红绡犁跟自己西山漫山遍野的红皮梨子是不是一回事,有没有可能找条出路。
几个山里人头一次去那么远的地方,没头苍蝇一样到处打听,功夫不负有心人,愣是在燕京密云县那边,跟人家当地的果农同志们接上了头,一查地图,合着在隔着两三百里的密云,人家当地人管地处密云东北边的这片大山叫东山,尧山崖口的人管这片大山叫西山,而这片山脉,官方称呼叫做燕山。
也就是说,其实如果崖口的人如果闲着没事,钻进西山一头朝西方继续走,最终会从密云那边走出去。
一听说尧山来的农民同志想打听红绡梨是怎么回事,当地非常热情,尤其是了解到西山有规模不逊密云附近的梨树规模,更是激动非常。
如今这年代,北方没什么能储存太久的水果,红绡梨能从初冬存到来年五月,春天水果少,北方的普通人想吃点儿鲜果,也就是这种储存一冬天都不变味的梨子,所以红绡梨在燕京附近,一直是供不应求,家家每年都习惯在冬天买两筐扔地窖,跟储存大白菜一样储着,供孩子们开春时当个鲜货吃,密云当地的水果产量,一直属于供不应求,只能保证燕京附近,想卖给财大气粗的东北老大哥挣点钱都没货。
如今正盼着多点儿产量,西山的人居然主动找上门。
密云那边当即安排了两个下面公社的领导,又带上好几个农技站的老技术员,跟着老姜一行人一起坐火车回了西山,人家的技术员进山转悠了好几天,出来之后对方又私下开了个会,之后就找到了崖口大队的上级,灵官营公社。
开门见山,密云的人看完山里的果木生长情况,觉得差异不大,只是果木苗的问题,可以从密云运来嫁接一批试一试,如果有什么防虫害之类的问题,人家那边还愿意无偿提供支援,就一个条件,产出来的红绡梨要是没问题,得优先供应给人家密云,算是密云的产出,相当于密云租西山的林子种梨。
灵官营公社的领导也没想到,狗都不吃的梨子还有翻身的一天,当即就要同意,马上联系县里出面牵头,把西山附近几个公社联合起来商议,最终把西山这片林子都交给密云。
没想到密云反倒不同意,人家要一步一步来,不可能一下子处理这么大一片林地,想要先从一个试点开始,试一试,万一种出来的梨子不符合标准呢。
最终看在是老姜带队找到的财路份上,灵官营公社领导拍板,那就试吧,把试点给了崖口大队辖区的那一百多亩果木林。
签了合同,立了字据之后,密云那边就开始派技术人员过来,依托两边公社合作临时成立的浭阳-密云农村产销合作联社这个部门带着大伙整饬果树。
因为涉及到密云那边支援的一些肥料,果木苗,虽然密云那边不收钱,不涉及到真正的钱款资金,但需要记账,所以这个合作联社有两个会计兼库管,一个在密云,一个在西山。
既然试点是自家崖口大队,西山合作联社的会计兼库管人选,老姜不能也不敢推举别人,就报了金满仓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