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你说的,给灾民一天三十文,甚至是五十文的工钱,这就算是体恤灾民,请问林御史,谁出钱?
你刚刚也说了,大灾期间,生存第一位,谁都没闲心、闲钱招人,难道那些富户就是冤大头?
而且若是这样,其他富户便不会跟风,请问那些买不起粮食的灾民怎么办?”
林正言一下子傻眼了。
此时他才意识到问题所在。
富户无利可图,自然不会开工,百姓手中无钱,自然买不到粮食果腹。
又回到以前的死循环中去了。
见林正言终于不吭声了,谢书贤接着道:“工价便宜才是最大的杠杆,能撬动富户雇人修建家园。这样才能让灾民有饭吃,有钱赚。虽然低廉卑微,却也活下去了。”
殿内顿时鸦雀无声,众人内心却如惊涛骇浪一般。
自古以来,剥削和压榨会被世人所唾弃,谁能想到今日的压榨,居然是百姓的救命根本。
“陛下,平抑粮价之初,臣还去了寺庙、道观,却非单纯的去拜佛问道。”
谢书贤侃侃道,“臣去只是观察其陈旧之处,用钦差身份进入寺庙、道观,再以信徒身份和主持套近乎。”
“然后再修书一封,告知寺庙、道观有些陈旧,建议翻新。反正迟早都要翻新,趁灾年翻新,经济又实惠,还能济世救民······如此,百姓自然会有一条活路。”
楚俊闭上了眼,他知道,他小瞧了谢书贤,但心中却恨意更深。
你有此才能,为什么就不肯助本王一臂之力呢?
不识好歹的蠢货,本王定不让你好过。
千年难遇的大才啊!
楚乔暗暗感慨,顿时下定决心,无论花费多少心血,都要把谢书贤招于麾下。
有他,大事成矣。
恪王楚朗默默盯着谢书贤,决定坐山观虎斗。
等大哥、二哥斗个两败俱伤,他再招揽谢书贤,坐收渔翁之利。
“再说说兴修水利、修桥补路。这两项工程浩大,倘若提高工价,朝廷根本负担不起。”
谢书贤缓缓说道,“我们和以前赈灾做个比较,就清楚孰优孰劣。以前赈灾不外乎放粮或施粥,但直到赈灾结束,那些穷苦百姓还是买不起粮。结果呢,还是有部分百姓饿死,从这个角度看,朝廷的部分赈灾粮白施了。”
“这样赈灾,治标不治本,好些穷苦百姓只不过迟死了几天而已。不仅如此,还会让百姓产生依赖性,躺平等朝廷救济。”
“换成以工代赈就不一样了,干活才有饭吃钱赚,百姓会勤劳起来。花同样的钱粮,效果却天壤之别,其中优劣,诸位大人慢慢甄别······”
赞叹声渐渐响起,嫉妒的人则默默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