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暗流

杨仪离开后,蔡瑁起身,向后堂走去。

后堂内,蔡夫人蔡觅正坐在窗前,手中拿着一本书卷,却并未心思阅读,只是呆呆地望着窗外的夜色,神色有些忧虑。

蔡瑁轻轻推开门,走进屋内,轻声说道:

“姐姐,你嫁给刘备后,一定要想尽办法获得他的信任。

就像当初控制刘表一样,将刘备牢牢掌控在手中。

如此,蔡家才能在这乱世中屹立不倒,更加强大。”

蔡瑁走到蔡觅身边,目光坚定地看着她,眼神中充满了野望。

蔡觅微微点头,眼中闪过一丝坚定,放下手中的书卷,说道:

“阿弟放心,我明白该怎么做。

只是,这刘备并非刘表那般容易掌控之人,他素有大志,身边又有诸葛亮等一众谋士辅佐。

我需步步小心,稍有不慎,便可能满盘皆输。”

蔡觅深知此去的艰难,心中不免有些担忧,但为了蔡家的未来,她只能硬着头皮上。

蔡瑁拍了拍蔡觅的肩膀,安慰道:

“姐姐聪慧过人,又有多年掌控刘表的经验,定能做到。

蔡家的未来,就全靠姐姐了。

只要能掌控刘备,我们蔡家在荆州乃至天下,都将有一席之地。”

与此同时,州牧府内,气氛凝重。

刘备面色阴沉地坐在主位,手中的茶盏被他紧紧握着,指节泛白,仿佛下一秒就会将其捏碎。

诸葛亮手持羽扇,神色凝重地站在一旁,眉头微微皱起,眼中透着忧虑。

“主公,此事万万不可贸然行事,刘封在江陵根基深厚。

若我们轻举妄动,打草惊蛇,恐引发江陵内乱,孙权也定会趁机而入,这对我们极为不利。”

诸葛亮轻轻挥动羽扇,言辞恳切,试图让刘备冷静下来,权衡利弊。

刘备面色阴沉,心中烦闷,他将手中的茶盏重重地放在桌上,茶水溅出,洒在桌面上。

他抬起头,直视着诸葛亮,反问道:

“那先生为何不帮我想办法将刘封留在襄阳,让我能顺利接掌江陵?

江陵乃战略要地,我怎能容他一直把控?”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刘备的声音中带着一丝愤怒与急切。

江陵对他来说,是实现霸业的关键一步,而刘封却成了他前进路上的绊脚石。

诸葛亮微微叹息,向前走了两步,说道:

“主公有所不知,如今江陵城内皆是少将军亲信,将士们对他忠心耿耿。

尤其是少将军在江陵城内大力推广玉米、番薯的种植,让百姓富足,军队粮草充足,这使得他在江陵名声大噪,深得人心。

此时若强行将他留下,恐怕会激起众怒。

而且,刘封此人颇有谋略,身边又有周不疑等谋士辅佐,我们若没有万全之策,轻易动手,只会陷入被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