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封见状,补充道:
“大都督,江面大雾往往是温度回升的标志,也暗示着气候即将变化。
之前周不疑与黄月英逃回夏口时,便遇上了江面大雾,这也说明,不日气候便会改变,东南风很快就会出现。”
刘封的一番话,让在场众人不禁刮目相看。
简雍更是笑着打趣道:
“几日不见,如今的少将军让我刮目相看呐!”
原来简雍之前大多时间都在樊城,与刘封接触较少,在他印象里,刘封还是那个冲动莽撞的少年将军。
周瑜也若有所思地看着刘封,心中暗自思忖:
“这刘封不仅长相与孙策有几分相像,更添了几分孙策所没有的沉稳与睿智。”
其实,关于风向即将转为东南风一事,身为江东大族的周瑜又怎会不清楚呢?
他不过是想借此试探一下这个所谓的 “卧龙” 是否真有真才实学。
毕竟如今刘封风头正盛,而那鼎鼎大名的 “卧龙” 又岂是徒有虚名之辈?
确定了风向问题,周瑜神色一凛,说出了接下来的计划:
“既然如此,我等需从孙刘联军中选出一员勇士,向曹操诈降。
待东南风起时,此人驾驭火龙船直捣曹操战船。”
接着,他环视众人,自信地说道:
“这诈降的人选,我已想好。”
一旁的刘备闻言,心头一动,暗自思忖:
“这诈降的人,似乎还有别的选择……”
帐外,寒风呼啸,似在为即将到来的大战鸣奏前奏。
周瑜环顾众人,声音洪亮地继续说道:
“诸位,诈降之人选,我已思虑再三。
老将黄盖,追随孙氏三代,忠心耿耿,且有勇有谋。
由他去完成诈降重任,曹操定会深信不疑,此乃天赐良机,我军定能借此大破曹军。”
刘备微微皱眉,手指轻轻敲击着面前的桌案,思索片刻后缓缓说道:
“公瑾所言,黄盖将军的忠心与智谋,我等自然深信不疑。
只是,这诈降人选极为关键,实乃关系到此战胜负。
黄老将军虽值得托付,但毕竟年事已高,精力难免有所不足。
长途奔袭,深入曹营,恐体力不支,影响大计。”
周瑜闻言一愣,没想到刘备会提出异议。
小主,
他微微皱眉,目光直视刘备,问道:
“那不知刘皇叔认为谁可担此重任?”
刘备没有立刻回答,而是缓缓将目光投向刘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