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封书信,竟是刘琮准备献给曹操的降书!
信中详述了刘表病逝、刘琮继位的消息,末尾刘琮还言辞恳切地表示愿意顺应天命,诚心归顺曹操。
刘备看完,气得双眼圆睁,目眦欲裂,仿佛要喷出火来。
他猛地抬头看向诸葛亮,声音因愤怒和焦急而微微颤抖:
“孔明,此事当真?”
诸葛亮缓缓点头,神色忧虑如同笼罩着一层阴霾:
“恐怕确有其事。近日襄阳城全城戒严,我本以为是刘荆州在防范曹军细作,却未曾想到……”
“啊呀!痛煞我也!”
诸葛亮的话还未说完,刘备便发出一声悲呼,声音中满是痛苦与不甘。
若信中所言属实,他如今的处境可谓岌岌可危。
诸葛亮看着刘备,略微迟疑后,劝说道:
“主公!如今刘荆州病逝,幼主继位,荆州局势动荡,何不趁此机会入主襄阳,掌控荆州呢?”
刘备面露难色,神色纠结,勉强说道:
“不可!景升兄待我不薄,我怎能在他尸骨未寒之时,图谋他的子嗣?
此举有违道义,我刘备绝不能做!”
诸葛亮无奈地轻叹一声,没有再劝。
他深知刘备的为人,重情重义,此事确实难以强求,只能另寻他法。
“主公,曹操七路大军已经逼近宛城,新野城小人稀,恐怕难以抵挡曹操的大军。
如今之计,唯有放弃新野,前往樊城,再做打算。”
刘备听着诸葛亮的话,不知为何,心中突然又想起刘封提前抢收的举动。
他暗自思忖:
“这个刘封!难道他提前便得知了消息?不然怎会如此巧合?可他又是如何知晓的呢?”
但此时形势危急,刘备无暇细想刘封提前抢收之事。
他立即派人召集众人前来县衙府,商讨应对之策。
不多时,众人纷纷赶到。
众人神色各异,或焦虑,或沉思,仿佛都感受到了那迫在眉睫的危机。
刘封匆匆赶来,一踏入厅内,便敏锐地察觉到了这压抑得近乎窒息的氛围。
抬眼望去,上首的刘备面色阴沉,如暴风雨来临前的乌云,黑沉沉地仿佛随时都会爆发。
刘封心中暗自思忖:
“想必荆州的变故已然被刘备知晓,接下来怕是要开启那一路艰难的南逃之旅了。”
如此想着,他微微低下头,默默站到了人群后方。
果不其然,会议刚开始,刘备便神色严峻地向众人公布了截获书信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