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此刻,眼见蒯越已经来不及阻止蔡瑁。
他无奈之下,只能微微侧身,凑近身边的兄长蒯良,压低声音说道:
“兄长,我看那蔡徳珪要出昏招了,这事儿恐怕会连累咱们,得早做打算!”
没想到蒯良却只是微微一笑,笑容中透着一丝莫测高深。
他轻声说道:
“无妨,异度,不管他蔡徳珪一会儿做什么,那都只是他蔡家的事儿,代表不了咱们荆襄蒯、黄、马等家族。
要是情况真的失控,把蔡家推出去…… 也不是不行!”
蒯越听了兄长的话,心中猛地一惊。
他怎么也没想到,平日里与蒯家同气连枝的蔡家,在兄长眼里,竟然只是一枚可以随时舍弃的棋子。
但蒯越转念一想,觉得兄长说得也有道理:
“对啊!蔡徳珪一意孤行,尽出昏招,那就让他去折腾,不管成不成,都和我蒯家没关系!”
想到这儿,蒯越心里稍安,又不动声色地观察起接下来的局势变化。
再说蔡瑁身后的小厮,得了主人的指示,匆匆离开宴席。
不一会儿,便领着一员小校,重新回到了庭院之中。
只见这员小校身材魁梧壮硕,身长八尺有余,面如重枣般红润,目似朗星,一眼望去,便知绝非寻常之人。
蔡瑁得意洋洋地站起身来,扫视着在场的众人,扯着嗓子说道:
“诸位,如今这乱世,天下大乱,我等齐心协力,竭力保扶明主,在这荆襄之地,为百姓建立了一片安宁的乐土。
如此丰功伟绩,全仰仗我荆州将士上下一心,奋勇拼搏!
今天难得有这样的机会,便让诸位一同领略一下我荆襄虎士的雄威!”
说罢,蔡瑁朝着那员小校使了个眼色。
如今的荆州,军权大多被蔡家牢牢掌控。
所以蔡瑁能轻易地从军中找来几个将领,为他干这些见不得人的勾当。
那员小校心领神会,得到蔡瑁的暗示后,“噌楞” 一声,利落地拔出了悬挂在腰间的宝剑。
宝剑出鞘,寒光一闪,仿佛一道冰冷的闪电。
他先是毕恭毕敬地对上首的刘表行了一礼,然后 “呼” 的一下,将手中宝剑舞动起来。
一时间,只见寒光闪闪,宝剑在烛光的映照下,反射出一道道刺眼的光芒,确实煞是好看。
在场众人看着席间舞剑的小校,纷纷念头急转,盘算着眼前这一幕到底是什么用意: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这舞剑究竟是 “意在刘备”,还是单纯为了助兴?是刘表在背后暗示,还是蔡瑁自作主张?
人群中的刘先,向来知道外甥周不疑聪慧过人,于是不动声色地凑近他,低声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