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直固若金汤!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帝国为西夏国大开绿灯,资源共享,依托哈萨克汗国境内的明军要塞,朱自成带领军队向西向南,一路征伐,占领大片领土,不到一年时间,征服了吐蕃全境,占领了阿富汗全境,从原来的金帐汗国分裂出的小国家全被收服。
此时的西夏国,可以称之为中亚的桌面清理大师,一顿操作猛如虎,中亚出现了一个大统一政权——西夏。
四月,一件大事发生了,沙皇俄国换了皇帝,阿列克谢·米哈伊洛维奇的儿子,费奥多尔·阿列克谢维奇继任沙皇俄国皇位,他就是费奥多尔三世,彼得一世的哥哥。
此刻,彼得王子还没出生。
沙俄帝国新任沙皇能力尚可,但限于其知识水平和眼界,短期内令沙俄崛起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另外一个,费奥多尔三世体弱多病。
沙俄与奥斯曼帝国的冲突陷入了焦灼状态,起因是奥斯曼帝国已经探明,遥远东方有一个明帝国已经将触角伸到了乌拉尔山,像一只饿狼一样盯着克里米亚,威胁着奥斯曼帝国的后方,暂时,这只饿狼还没有行动!
华夏有句古话,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奥斯曼帝国就有这种被惦记的感觉。
这让奥斯曼帝国的大维齐尔(奥斯曼帝国官职名,相当于丞相)如坐针毡。
咬人的狗不叫,明帝国这只大狗很有威慑力,大维齐尔很想知道明帝国是怎么想的,为什么要陈兵于哈萨克汗国前线。他几次派出使者,打算套一套明帝国的话。却都被明军拒绝了。
实际上明军只是在悄悄地集结兵力,西征补给线的建设工作已经接近尾声。一旦军队集结完毕,就是大明帝国大发龙威的时刻!
奥斯曼帝国还是有能人的,有人嗅到了危险的气息,迅速建议奥斯曼帝国第十九任苏丹——穆罕默德四世收缩兵力,严密监控明帝国动向。
此时的穆罕默德四世正当年轻,二十出头的精神小伙,一股子莽劲,好在奥斯曼帝国此刻处于大维齐尔主政时期,经验丰富的大维齐尔柯普鲁律·法齐尔·艾哈迈德·帕夏主持大局,使得情势有所改观。
艾哈迈德是一个很稳重的人,心思深沉但性格柔和,他施政风格属于温和派,正因如此,奥斯曼帝国内部矛盾大大减少,这也是帝国近些年能够力挫沙俄,暴打乌克兰,克里米亚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