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帝国的版图已经快要画满整个东半球,如此广袤的土地全部要由朱辰钰统治的话,几乎不可能,于是,大明女皇朱辰钰派出皇族,拥立三个王,这三个王不同于以前的王爷,以前的王爷也就占个省级或者县级的土地,政治上也没那么独立。
而今拥立的王,朱辰钰允许他们建国,称为王国,王国隶属于帝国,这一点跟西方国家与罗马帝国的关系很像。
按照女皇朱辰钰的设想,各个王国共同组成华夏联邦,而大明帝国则是直接统治整个联邦。关键之处在于,华夏联邦诸国,以华夏族为核心,包容其他各族,王室成员必须是帝国皇族。
这个政治理念一提出,惹来了很大的争议。有大臣提出,这样做非常容易导致权力失控,万一各个诸侯国拥兵自立,互相征伐怎么办?
而且独立的诸侯国万一造反,威胁大明帝国怎么办?
朱辰钰肯定也想到了这些弊端,但是她心里有数,如果不采用诸侯联邦的形式,那整个大明帝国的统治机构就会非常的臃肿庞大,各种矛盾层出不穷。
而且统治的地域越广大,机构运行成本越高。哪怕再集权,也会陷入混乱。因此,朱辰钰坚持开辟联邦帝国的统治形式。
第一个王,朱辰钰就给了唐王朱聿建,朱聿建建立了南唐国,他的封地,包括安南,暹罗,吕宋,爪哇,总之东南亚诸国都是他的领地。
南唐都城建立在鹿泽城(今柬埔寨首都金边),这个地名,是唐王朱聿建到了之后改的,原来的名字是当地人的语言,发音很是拗口。
这个地方距离海边不近不远,向西向南就是暹罗的泰京(曼谷),向东一直到海边就是安南的西贡(今越南的胡志明市),这两处地方都有很多天然良港,泰京南部的暹罗湾是连接太平洋和印度洋的水上要道。
地理位置自然是没得说,不过,南唐国由许多岛屿和半岛组成,要想自由联通,还是存在很多的不便。目前的办法只能是疯狂发展水上交通。靠船只联通诸岛,等以后国力再强大些就在各岛之间修建跨海大桥或者海底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