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人,缺廉价劳动力!在此情况下,朱辰钰开始四处搜寻劳动力,罪犯和俘虏是重点。再有就是臃肿的军队,也能挤出一些人力。
兴武三年,立春的前一天。朱辰钰这日得知要处决一批死刑犯,早早的便骑着马,带着一队亲卫,赶到西市,她想看看有没有可以赦免的犯人,抓去做工!
很快,负责监斩的官员到了,在断头台前设案,护卫的衙役和卫兵分列街市上,形成人墙,负责警戒和治安。
朱辰钰带着随从站在卫兵身后,排列成一队,静静等候。
监斩官一眼就看到朱辰钰了,刚要过来见礼。朱辰钰摆手示意他不必行礼,继续工作。
随着午时将近,街上的百姓和朱辰钰都感到了一丝不同寻常。只见远处行来的囚车一辆挨一辆,足有一百多辆!在囚车的后头还有一队队男女老少,手上脚上连着锁链,浩浩荡荡足有几千人!
整条街市禁严了!更多的卫兵进行了增援,将囚犯队伍与围观群众分割开来。
看到如此阵仗,整条西市一片哗然,围观群众窃窃私语。
“我的亲娘嘞,这么多人啊!这砍头得砍到什么时候!”
“那位疯了吗?要杀这么多人!我看到还有奶着的孩子!”
“你知道什么!今日被株连九族的这些人,就是当初打开城门跪着迎接清狗的那些人。我听说那位极其痛恨通敌卖国者。所以才会下这样的旨,杀的鸡犬不留啊!”
“我跟你听到的不甚一样,之所以下这样的旨意,不是那位的意思,而是长公主的意思!”
“别胡说,小心你的脑袋!”
听着群众的议论,看着长长的囚犯队伍,特别是队伍中那些形容枯槁,满眼恐惧和泪花的女子和懵懵懂懂,瞪大双眼的小孩子,朱辰钰有些不淡定了。
通敌者确实可恨,死不足惜,但他们的女人和孩子是无辜的!虽然说,当初下达诛九族,不留一个的判决的确有她的授意。
但那是在没看到这凄惨场面之前,朱辰钰自诩是个心肠够硬的人。
正所谓慈不掌兵,见惯鲜血的朱辰钰的确算是铁血将军,杀人如屠狗宰鸡!对敌人狠,对叛徒更狠!
但是今天,这个场合下,她动摇了。不能这么杀,这损失的都是华夏族的族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