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过了一个月,朱辰钰再次启程,重新上任北伐右路先锋的职衔儿。这一次,是董彦搜集到一些消息,盘踞在金陵的多铎部,终于按捺不住了,准备对杭州一带发动进攻。
得到消息,董彦就立刻上报,把朱辰钰调回武昌前线。
因为,电报网的运行和玄衣卫的运作需要朱辰钰亲自主持,董彦虽然是带兵打仗的好手,但对于朱辰钰整的这套电报战法,他没把握,完全外行,出一点岔子他就得傻眼。
战场上搭建电报网络是蜀军的杀手锏,这个杀手锏要起作用,离不开朱辰钰。
经过几个月的酝酿,清庭已经开始推行剃发易服政策,大量的汉人在这一政策下被迫无奈更改了千年以来的生活习俗。
也有许多人无法接受这样的结果,纷纷奋起反抗,结果大多数以失败告终,因此而丢了性命的更不在少数!
在这样的背景下,一江之隔的大明兴武朝就成了众多明朝旧民向往的首善之地,百姓们三五成群,一路颠沛流离,躲避开清庭的追杀,不远千里,纷纷涌入长江以南。
流民南下主要经由三处地方,一是剑门蜀道,二是荆州水寨,三是京杭大运河河口。数以百万的流民涌入给兴武朝带来了巨大压力,也让清庭感到了恐慌。
民生凋敝,更加需要足够的人口来支撑经济,而现在,清庭面临着一个巨大挑战,那就是人口流失严重。如果不能遏制百姓南下,空荡荡的北方也只是另一片荒漠而已。
多尔衮对阿济格的战败十分震怒,同时又把压力完全压到了多铎,济尔哈朗和阿巴泰的头上,催促多铎出兵的金牌调令已经多次发出。
沿江一线,山雨欲来,董彦不敢掉以轻心,在朱辰钰归队之后,就立刻将探听到的清军情报传给了朱辰钰。
董彦认为,最好的防守就是主动进攻,采取主动,就能牵着敌人的鼻子走。朱辰钰也认为应该主动攻打金陵,只等神威大炮和炮弹产量提上来,就可以一举反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