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见楚王微微眯起双眼,不紧不慢地说道:“哦?莫不是关于北方的消息?其实为父早就已经知晓了。”
“啊?父亲您竟然都知道了?”涣世子瞪大了眼睛,满脸不可置信。
楚王轻哼一声,端起桌上的茶盏浅酌一口后缓缓说道:“这天底下哪有不透风的墙,即便消息再如何隐秘,也总有传到本王耳中的时候。”
听到这里,涣世子赶忙附和道:“既然如此,那咱们可得尽快谋划一番才好!”
楚王点了点头,若有所思地说:“当前摆在我们面前最关键的问题便是,此事究竟要不要让我们吴国出兵。”
涣世子闻言毫不犹豫地大声应道:“那自然是要出兵的呀!父亲,这可是开疆拓土的大好良机!”
然而,楚王却突然放下手中的茶盏,眼神冷冰冰地盯着涣世子,厉声道:“瞧瞧你这般冲动无脑的模样,真真是让人耻笑!怪不得你皇祖父向来偏爱渊儿而不喜你。”
涣世子心中一急,正欲开口辩解几句,但当他看到楚王那阴沉的脸色时,瞬间便意识到此时再多言也是无益,于是只好悻悻然闭上嘴巴不再言语。
横水秦王府外,平常冷清的街道被多辆马车堵的水泄不通。然而王爷却下令关门谢客,谁也不见,连亲家渤海来的使者也被拒之门外,管叔出门给各位使者的说辞就是,近期婚典之事极为重要,其余诸事一概不理!这可愁坏了门口的那些使者。
“也罢,我们去会同馆,此次拜访等后日的婚典过了再说!”渤海的使者抬着头叹了口气,冷冷地说道。于是,坐上马车前往南都,其余使者见状也都坐上了车,纷纷离开。
世子与公主此刻正站在门内,他们透过门缝紧张地注视着门外的情景,当最后一名使者的身影消失在视线中时,世子和公主不约而同地松了一口气。
公主面露忧色,轻声说道:“宏临长兄他……应该不会怪罪于我吧!”
世子连忙安慰道:“放心吧,贞孝。宏临长兄向来聪慧过人,他见到如今这般情形,定然能够理解我们的苦衷。”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两人沉默片刻,随后公主又忧心忡忡地开口道:“眼下北方的局势越来越混乱不堪,真不知道父王那边情况究竟如何。今早姐姐来信,说是北狄竟然派遣使节前来索要北幽州!”
世子点了点头,回应道:“这件事我已经向父亲禀报过。父亲给我的答复是等后日的婚典结束之后再行商议。依我看,此时此刻这普天之下,最为关心时局变化的非父亲莫属了。”
公主微微颔首,表示赞同:“那也是自然,此时若是换作其他人,面对如此复杂严峻的局面,哪能气定神闲?”
时光就在这样的忧虑与等待之中悄然流逝。日复一日,日落日升,转眼间便来到了婚典当日。横水镇南都处处张灯结彩,热闹非凡,喜庆的气氛弥漫在每一个角落。街道两旁挤满了兴高采烈的百姓,他们的脸上都洋溢着如同过节一般灿烂的笑容。
世子早早换上喜服,按礼部太常寺预定的线路前往宣阳门会同馆。在那里迎公主前往宫城,最后在明远宫举行最后的仪式。所有受邀的使者早早在那里等候。
原本打算在婚典闹事的明瑞和长公主,此刻选择了放手!眼下他们哪能以自己的蝇头小利,而放弃天下大义!
婚典属官大声宣读着誓词,在场所有使臣都聚焦在世子公主二人之上!他们只是附和着点头和鼓掌,此时他们的心思早就不在这婚典,北方的时局让他们无暇于此,能够出席就已经给足了秦王的面子。虽然吴国大喜之日,但是他们都是眉头紧锁,只是应酬似的露出笑容。
婚典一步一步的进行着,不知不觉的便到了夜里,明远宫里秦王和吴国各宗室之人跟使臣们畅饮,秦王府内世子和公主局促的坐在床榻之上。虽说在宫城里行完了所有的礼仪,成了夫妻,但是此刻却显得手足无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