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黍望

招魂幡来引家乡;

剩枯骨,泪两行;

简字童谣引泣长;

春草绿,采薇忙;

再回首,已断肠;

相隔忘川两茫茫。

誓言约,莫敢违;

不诉上邪与君绝?

身入土,魂奈何,

阴阳两岸无相诉,

再现上邪咏绝唱,

唱得世人泪淌淌,

若人问,何凄凉?

且把歌谣唱对方。

这歌,唱得甚是凄凉,根本就不适合小孩子学,我又责怪归一教坏元宝,拽着他的衣服,“这哪是什么童谣?谁见过这么悲情的童谣?”

“这是我们老家流传的《黍望》,小孩子就算不会说话都能哼出调子嘞!”

“你们老家的童谣?都这么悲?”

“那倒不是,只不过这一首最出名,流传时间最为长久。”

“还有这样的说法?”

“你别说,这童谣,其实是在讲述我们家乡的一个故事。”

元宝听到故事二字,兴奋抬起头,眼睛瞪的大大的,像铜铃一般有神,揪着归一恳求说:“哥哥哥哥哥!讲故事!故事!”

“话说,百年前,崇康十七年,我们家乡出了一位大将军,叫赵黍离。和一个叫江采薇的女子相爱,却因为战争频繁,又恰逢玄冥祖师罗阴罹难人间,二人不得不分离,临走时以歌谣为约,上邪为誓,必等离郎归。赵黍离奉命率兵讨伐罗阴,结合了六门势力,本已经消灭了罗阴,凯旋而归的时候,为了护住无辜的孩子裘子衿被敌军杀害,裘子衿自小就有赶尸的本领,又对赵黍离感激不尽,答应赵黍离将他的尸体运回故乡。赵黍离死前也发誓,从此宁做无情赶尸人,不做富贵家公子,永生不见采薇,永世不得真情。赵黍离一身枯骨回到故乡,采薇伤心断肠,投江自尽。”

“裘……子衿?是不是?”

“没错,就是我们赶尸行当的祖师爷。赵黍离当年救下的,就是我的祖师爷。”

“哎……可怜了这段生死虐恋,也不知那赵黍离后来投胎去了何处?”

元宝自然不懂这些人情,跪在地上抓着我的手一个劲问,“爸爸,为什么赵黍离不愿意见江采薇?”

“这个么……”我微微一笑,抚摸他的额头,“因为,赵黍离对不起自己心爱的人啊……有何颜面再相见?”

“什么是相爱?”

“就是你爸爸和爹爹。”归一噗嗤一声补了一刀。

“哦!元宝明白了!世界上所有的相爱都像爸爸和爹爹是吗?”

“归一!看你干的好事!”我这下该怎么解释,冷不丁看了一眼偷笑的归一,对他竖起大拇指呵呵一笑,“元宝,其实……世界上也有好多种相爱的,比如有的孩子有爸爸妈妈,有的孩子有爸爸爹爹,也有的孩子呢,有妈妈和娘亲。”

元宝咯咯傻笑,蒙头埋在我的怀里,“我还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