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满仓摩挲着改造后的刻刀,刀柄上新嵌的瑞士机芯微微发烫。他望着满院低头雕琢的中外学徒,屋檐下新挂的防火铃随风轻响,将晨光切碎成跳跃的金斑。
秋分这日,四合院的老槐树下支起了八仙桌。汤姆设计的首座中西合璧生肖钟摆在正中,瑞士机芯的齿轮在玻璃罩内流转,十二生肖浮雕却分明是棒梗教的燕尾刀法。许大茂捧着瑞士寄来的检测报告,嗓门震得石榴直晃悠:"精度达标!音准超了三个百分点!"
李满仓握着特制的青铜钟槌,槌头裹着赵文博特调的鹿皮垫。正要敲钟,胡同口突然传来"突突"的摩托车声。戴贝雷帽的摄影师扛着德国摄像机冲进来:"《国家地理》拍摄组,能记录试钟过程吗?"
"当——"钟声荡开时,镜头正对准铜钟内部。瑞士制造的擒纵轮与明代"阴阳双火"淬炼的钟壁完美咬合,飞溅的火星在慢镜头里宛如银河星屑。摄影师突然指着取景器惊呼:"钟壁纹路在共振!"
众人围看回放,发现声波经过处,雷击木纹竟泛起萤石幽光。聋老太太的银镯子突然"叮铃"作响,她颤巍巍指向西厢房梁柱:"快看祖师爷的鲁班尺!"
那把尘封多年的古尺正在共鸣中微微颤动,尺身上的二十八星宿刻度次第亮起。小翠突然想起什么,翻出老先生赠的《钟鼎要术》,其中一页朱批小楷赫然写着:"音动星移,尺量天地。"
寒露前夜,四合院突然停电。汤姆正调试的电子温控炉瞬间停摆,炉内价值千金的铜水眼看要凝固。赵文博抄起煤油灯就往库房跑:"快搬手摇鼓风机!"
小主,
棒梗带着半大小子们轮番上阵,铁质鼓风机把手磨得通红。铜水在人力鼓风中艰难保持液态,秦淮茹领着妇女们举着油灯照明,光影在众人汗津津的脸上跳动。
"温度不够!"李满仓盯着泛青的铜水,突然抄起墙角的老酒坛,"哗啦"泼向熔炉。高度白酒遇火轰然升腾,幽蓝火苗舔舐炉壁,映得满院如同白昼。
"九十六度的衡水老白干!"许大茂心疼得直咧嘴,"够换三辆凤凰牌!"
火焰渐弱时,铜水竟泛起罕见的孔雀蓝色。聋老太太突然往模具里撒了把香灰:"接住地气!"铜水入模的瞬间,夜空划过流星,惊起满城鸦雀。
立冬那日,瑞士验收团如约而至。当汤姆掀开防尘罩时,孔雀蓝钟体令众人屏息——钟面星图竟与三天前的流星轨迹完全吻合,瑞士总裁的劳力士突然停摆。
"这不可能……"他盯着停滞的秒针,"我的表从未出过错。"
李满仓递过青铜钟槌:"试试这个。"钟声响起的刹那,劳力士秒针突然疾走如飞,精准追平原子钟报时。验收团中懂声学的专家突然跪地,耳朵贴着青砖:"地脉在共振!"
当晚签约宴上,瑞士方主动提出追加订单。许大茂数着合同上的零,手指直哆嗦:"这够盖三进四合院了!"
散席时,总裁秘书悄悄塞给李满仓个锦盒。打开是块百达翡丽怀表,表盘背面用微雕技术刻着四合院全貌,烟囱还冒着傻柱炖肉的炊烟。
冬至清晨,故宫神武门前立起九丈高的青铜日晷。李满仓团队的新作"寰宇钟"作为核心部件,十二生肖化作黄道十二宫,瑞士机芯驱动着北宋水运仪象台的复原装置。
当央视镜头对准启动按钮时,李满仓却把钟槌交给汤姆:"该你们年轻人了。"
混血青年深吸口气,钟槌落下的刹那,二十四节气浮雕逐一亮起。地底传来低沉的嗡鸣,五大洲授时台的电子钟同时跳格,全球时区在古老的铜钟声里达成微妙平衡。
回到四合院时,傻柱煮好了羊肉白菜馅饺子。汤姆用刻刀在饺子上雕出星座花纹,被棒梗笑骂"糟蹋粮食"。西厢房传来《花好月圆》的曲调,混着瑞士怀表的滴答声,在雪夜里酿出新的年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