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吃一堑,长一智

龙羽战记 王大港 1264 字 16天前

这题目,不就是半年前的除夕夜段羽在吹落长街目睹的那件事情?只不过题中少了持扇之人,那日的壮汉变成了没有退缩的侠士。

这种情况之下,你该怎么做?你要怎么做?你能怎么做?

包括陆过在内的其他人大抵都想的是先劝架,然后对纨绔和侠士分别说与这样做之后的利害关系。一方面对纨绔劝讲,假如真在大庭广众之下做出了这种不法之事,人心向背不说,皇帝可能查到你仰仗的府上,到时候得不偿失。而且官员名声这么好,只要纨绔自己改改心性,培养德行,何愁找不到几房漂亮的妻妾呢?顺着这个思路再劝说纨绔改邪归正。

另一方面,让侠士收手。一是民不与官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真惹恼了做官的,孑然一身怕是都不安生,何况如果有家眷呢?二是道出侠士的品德自然高尚,但如果不用暴力方能解决,没有后顾之忧,岂不两全其美?

只不过陆过分析的更全面,更娓娓道来,听上去更有实施的可能性。

但之后凌北游让人们怀疑莫不是这少年修习的不是德行,让段羽更恍惚回到了那日一样。

和众人的长篇大论,头头是道不同,凌北游递上的纸张上面只有六个字:吃一堑,长一智。

在他轻描淡写的讲述自己的看法时候人们更是震惊:大多数人向来是说的比做的要好的。侠士在大庭广众之下挡了无赖的颜面,以他官家子弟的身份尊严受得住?不会秋后算账?也许你们觉得能说动他,想的倒好。现实可不是这样,他是什么人?是一个已经嚣张混账到在众目睽睽之下欺男霸女的地痞流氓,套了身金贵的外衣罢了,能惯出这样的流氓的空有着名声的官员又算得上什么好官?

是,世间恶人比比皆是,但是如果连表面显露的恶性都只能委婉屈服,何谈让全天下的人修身养德?你问我该怎么做?我凌北游当然是要铺路。题中侠士只是路过的,很大情况是孑然一身来到某个地方碰巧撞到了这样的事情,教训完纨绔之后,趁着事情没有闹大之前,能逃掉的概率很大。如果他家离的够远,山高皇帝远的,自然不用担心生事,况且没点本事怎么称得上是侠士呢。如果他有家眷,而且就在城内,侠士是出门回来刚撞见无赖行坏事的,那我就帮着他们出城,不行就把事情闹大,弄到满城风雨,一个在意名声的官员,在这种理亏在先的情况下,是不会有上来就把人抓进大牢这种愚笨的想法的,息事宁人是最大的可能。良家妇女那边也是一样,能远离这就远离,不能远离的话还是把事情闹大,这么多百姓都看着,这个聪明的官员恐怕还会亲自派人来道歉。

纨绔子弟那边挨一顿重揍,有了阴影,下次他便不敢,如果敢的话看着这次侠士的潇洒离去下次还会有正义之士敢于站出来的。至于德性这方面,出了这么大的丑闻,光掩盖消息就得花不少时间的官员回去会不管教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