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过将那布片翻开,只见上面密密麻麻地写满了许多小字。每个字都不超过一颗绿豆般大小,但却字字分明,笔画清晰。
杨过突然想起古代科举考试时,那些作弊者常用的手段:
他们会用镊子夹住鼠毫,然后沾上墨水,用来书写小抄。
他不禁感慨:“古人这智慧不可低估啊!”
杨过细看这上面的经文,
“如果他的计划想要成功,功法上应该不会动什么手脚!
“毕竟在上面动手脚,不仅格局小了些,到时候功夫不灵反而会影响他的计划,就算是要害人,最多也就害他几个!
“大不了我先记住不练就是了,到时候找到周伯通或者郭靖验证。”
当杨过看到开篇的那句话——“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时。
他立刻就认出了这门功夫。正如他所预料的那样,这门号称天下第一的武功正是《九阴真经》。
而这句正是出自九阴真经总纲。
“好一个黄裳啊,外面流传的总纲篇是梵文版本,这里边直接翻译好了!”
九阴真经全文一两万字,这展开后四五尺的布片就全部将其记载。
不过一刻钟功夫。杨过就将全文熟读一遍,铭记于心。
杨过在心中背诵一遍。
确认无误后,将布片重新叠好放入盒中,又将包袱东西全部取出,把盒子放入包袱底部。
杨过以防万一,又给包袱打了好几个结。
此刻刚刚背完全文的杨过,随着记忆的反刍,脑海中不断回忆着,只思考到总决篇就觉着这功法之神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