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誉这话说的透彻,钟宏达可不认为苏誉在矫情。别人贪恋权利有可能会选择委曲求全,但苏誉不会,因为他从来没有看到过苏誉摆官架子。因为这样不把自己当做官员的人,也会在乎官位?何况苏誉一身本事,到哪里都是出类拔萃的人物,他根本不担心会饿死。
他担心一个不好,苏誉驴脾气上来,撂挑子走人了,那样的话,问题就复杂了。虽然说体制内不缺干部,但是,开发区现在根本不能没有苏誉。否则,本来画的是一匹驰骋沙场的骏马,最后落笔变成一匹四不像的老骡子。虽然政府经常干这事,因为损失的只是国家和人民,政府官员一分钱都不会少,而且得到的利益还会更大。
但是,这事会影响黑水省节能减排的政策,也会影响发改委对高污染,高消耗企业改革的决心。因为苏誉是节能减排的推行者和实验者。苏誉离开,标志着实验结束了,黑水省只得到了一个乌烟瘴气的开发区,一个官员的钱袋子,仅此而已。
想到这里,钟宏达劝慰道:“兄弟,你可不能胡思乱想,这也就是例行检查,我也就是说笑而已。李副省长连你的面都没见过,作为那么大的领导,他也不至于找你个小处级干部的不是。你就把心放宽点,说不上明天他们就回去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苏誉深思熟虑,对这些人的意图也心知肚明,无非是觉得自己手中权力过大,开发区干部职工工资高于他人,管委会精简机构,又推翻了省里的招标结果,阻碍了许多人的既得利益。
其实,他们对铜山开发区的发展漠不关心,对铜山精细化工园区的成败更是视若无睹,他们真正在意的是自身的特殊利益。毕竟铜山开发区试点成功,极有可能引发各级政府机构的大规模裁撤,同时还将推行政府账务公开化,干部们的收入和家产恐怕也难以幸免。凡是在体制内有利益牵连的干部,面对如此结局,又有谁能不心急如焚?恨不得将苏誉生吞活剥的大有人在。他很想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准备做完开发区就辞职留学,也许等不到那一天,他暂时不能撂挑子,只能做好手里的工作,是去是留,就看上面如何决策了。
听到钟宏达的安慰,苏誉呵呵一笑,“老哥,开发区是副厅级,你的资历和阅历正好,要不你来掌管开发区。芝加哥大学和麻省理工大学给我发了研究生入学函,我正想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
苏誉这话可不是空穴来风,他这是在传递一个信号,老子很不爽。不要让人给我上眼药,要不老子不伺候了。他也笃定,现在换了副省长都不会换了他,因为开发区是发改委的资金,是肩负着发改委的使命,不是你们争权夺利的区域。
他虽没有威胁领导的意思,但他可不希望三天一小查,五天一大查,开发区还要不要工作了。本家大家都有工作,每天还得抽出主要人员陪同检查,基层干部职工还的停下手头工作,应付这群不干事的钦差大臣,很多本该迅速完成的工作,没有有力的执行人只能放慢了步伐。
他必须要把自己的不满传达出去,让他们以后节制着点。
听了苏誉的话,钟宏达也很吃惊,虽然这里面戏言成分很大,但是苏誉出国留学的想法他也知道。如今有两个国际知名大学邀请,这样的机会很难得。尤其对于苏誉这样高智商人才,拿到国际知名大学的硕士博士,以后意味着什么,不言而喻。他相信,苏誉已经心动了,就差一个契机。
“兄弟,还是你厉害,这两大学都是国际一类大学,随便上那一家,以后绝对是前途无量,老哥我提前恭喜你!但你的慎重决策,目前开发区才铺开摊子,不是说想接就能接的住的。弄不好,省里的板子没下来,发改委的板子就下来了,我也没发现李副省长有承受这一板子的能力。”
早上九点钟,检查团三十多号人,进驻管委会开始检查。首先发现各个办公室只有一名干部值班,财务科最多只有三名。
李副省长很生气,严厉的批评了陪同的副主任薛迎春。“工作散漫,没有制度,这就是你们开发区的工作态度,人都不在办公室办公,难道在街上办公不成……”
官大一级压死人,薛迎春本来想做哑巴,副省长像训斥孙子一样,薛副主任虽然女流之辈,也不是任人揉捏的主。
见李副省长一脸的愠怒,她恭敬的说道:“副省长,管委会干部职工人人有职责,坐在办公室里天上不会掉馅饼,更不凭空长出花来。动嘴皮子谁都会,但工作还得落在实处,工业园区不会从办公室里冒出来,还得下面努力才行,这就是我们二百多人能完成两千多人的工作的原因。”
李副省长原以为抓住了把柄,想好好发挥一下,结果在一个女干部身上吃了瘪。顿时,犯不上话来。
还好钟宏达及时出来救场,才让李副省长下了台。
一行人在管委会折腾了一上午,记录了很多情况,中午临下班就回了安顺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