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万丈深渊终有底,唯有人心最难测。

大明仙师 如风若云 1148 字 5天前

朱元璋在建立明朝后,为了加强应天城的经济发展和人口规模,采取了迁徙富户的政策。

将大量富户从关中、山东等地迁往应天,以增强应城的经济和人口实力,使其成为名副其实的京城?。

虽然大多数的富商巨贾,依然留在江南。

但是应天城还是有不少富商巨贾,加上应天本是京城,即便世家和巨贾的根基还留在江南等地,还是在京城有不少产业。

因此,今天拍卖会来的人里,还是有些实力深厚的。

不论是朱元璋、马秀英还是朱棣,都低估了这些人的疯狂程度。

仅仅一盏茶的功夫,就经历了几十轮的叫价,价格更是一路飙到了五百万两。

价格过了五百万之后,喊价声便稀疏起来。

毕竟有些势力在京城,只有分堂,主家根本就不知道这拍卖会之事,在京城的产业也没有太多的银钱。

整个大明,身家过千万的家族势力,也不过十几家,能拿出千万流动奖金的,不过一手之数。

之所以还在竞价,就是因为机会难得,毕竟钱花了还可以再赚,机会错过了就再也没有了。

产业做的足够庞大的,或多或少都会涉及一些违法勾当,最轻的都会涉及官商勾结。

因此,三代内全家免死一次的诱惑,足够他们砸锅卖铁的去争抢。

1号雅间甲字房中,伪装成须发皆白老叟的李善长,早已偃旗息鼓,为官八年,他全部资产加起来也不够五百万。

不过,他本就是开国六公之一,还是可以传承的爵位。

免死铁券自然也有,所以这吴王冕服对他毫无吸引力,这要是让老朱知道他想要这冕服,那真不是造反也是造反了。

到了这时候,还在喊价的,只剩下2号雅间乙字房的苏家,8号雅间和18号雅间巳字房里的张若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