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余年(30)

前面那个有人,是鉴察院的官员;而后面那个有人,却正是玉燕。

幕后策划的人的确心思缜密,给北齐找好了理由。

但他算漏了一件事,那就是北齐的探子,怎么那么巧就能锁定在范闲的必经之路上?

要知道,范闲这一个月来都被困在家里,即便是靖王世子邀请也被婉拒。

若非这次是二皇子相邀,且滕梓荆为他说话,玉燕才不会答应他出门。

然而刺客不仅知道范闲出门的时间地点,甚至还有足够的时间做好准备,就算他没有和北齐人勾结,他身边也必定有人泄露了信息。

玉燕的心情很不爽,她这一个月来可谓是呕心沥血地在培养滕梓荆,好不容易见了点成效,刚放出来溜溜,却差点被直接送回老家,这搁谁谁能忍?

后来鉴察院和刑部联合查出了所谓的真相,刺客的确是北齐派来的。

而玉燕的疑虑他们自然也想到了,原来泄露信息的,是二皇子请来陪客的醉仙居花魁司理理。

玉燕是没有心思去管这所谓的真相有几分真,也不去想二皇子是否真的无辜,她本来就是一个不讲道理的人。

在她看来,哪怕二皇子是无心之失,但他的邀约差点害得范闲身死,害得她失去一个可信任的臂膀也是事实。

所以她不伤害他,只折断他几只臂膀,不过分吧。

况且她可是答应过滕梓荆,要替他揍一顿郭保坤出气的,她向来是一个说到做到的人。

次日,继牛栏街刺杀案之后,礼部尚书的公子郭保坤遇袭的消息,也上了京都热搜。

据知情人所述,那天郭保坤知道范闲遇刺之后心情很好,不仅在流晶河宴请众人,来了个‘全场消费郭公子’买单,还在酒后大放厥词,说二皇子也忒不济,都和北齐勾结,派出八品高手了,却连一个范闲都杀不了。

明眼人都看得出来,郭保坤不过是借酒装疯,想要在众目睽睽之下,将牛栏街刺杀案往二皇子身上栽,即便没有人相信,但给他惹些嫌疑也是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