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一听,大惊失色。公主心神一震,正要发作。还是狄仁杰沉得住气,当即问道:“微臣有急事面禀,皇上怎么会不见微臣?”
张昌宗答道:“狄大人,皇上龙体欠安,已经安睡。不管什么急事,还是明天早朝再议。”狄仁杰一听,就知道武三思和张昌宗等人另有所图,便说道:“诸位大人,狄某是首辅大臣,从来没有人敢阻止臣面见皇上!”
张昌宗却说道:“皇上既然传旨,我们必须按旨行事,不敢违抗!”狄仁杰何等人物,自然不相信武则天有这样的旨意,便说道:“微臣从来没有听皇上说过这样的话,此刻张大人说的只是一面之词,没有其他重臣在场,也没有皇上的御笔诏书。狄某只能遵照皇上此前的圣旨,拥戴李显殿下继位!”
张昌宗怒道:“狄仁杰,你好大的胆子,竟敢说我假传圣旨。污蔑本官,你可知罪?”
狄仁杰却毫不畏惧地说道:“微臣只是据实而论,并非有意冒犯阁下。”
公主此时也已经回过神来,听了两人的对话,当即插话说道:“张大人,狄大人说得极是。皇上对狄大人非常尊敬,怎么可能拒绝面见。不要说狄大人不信,我也一样不信。”
武三思扫了一眼公主,只好拿出武家长辈的身份喝斥道:“这是国家大事,轮不到你一个小姑娘插嘴。长平公主,请你快回公主府,不要再多管闲事。”
公主见武三思如此蔑视自己,顿时大怒道:“王爷此言差矣,我身为皇室公主,你怎能不让我过问?今日之事,本公主管定了。谁要是敢篡位夺权,就要问问本公主的宝剑,答应不答应了!”
武三思原以为凭梁王的身份,以及往日对公主的关照,必定能逼迫公主回府。长平公主一走,狄仁杰一介书生,就好对付了。武三思却没想到公主竟然说出这样的话来,似乎铁心要站在狄仁杰一边。对公主而言,梁王和庐陵王都是自家哥哥,谁当皇帝,并无多大差别。
小主,
可公主是一个很守规矩之人,李显是武则天最年长的儿子,按照历朝历代的规矩,自然是应该由他继位。魏王武承嗣早已失宠,如果不是武三思力保,恐怕早已被逐出京城。
武家人大多希望武三思被立为太子,但是遭到重臣反对。狄仁杰认为武三思名不正、言不顺,不能被立为太子。狄仁杰当面反问武则天究竟儿子亲还是侄儿亲,武则天默被问得哑口无言。
武三思也不想和长平公主翻脸,只好极力劝说,公主却寸步不让。武三思无奈,只得看了看张昌宗和张易之一眼。张昌宗会意,当即对公主喝道:“你要是再不听良言相劝,本大人只能治你抗旨不遵之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