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章 意 念 沟 通

实际上,人们内心的思想活动都是相似的,只是或深邃、或肤浅而已,但同样的思想观点,用语言表达出来就形式繁多了,不同的语言,甚至不同的音调都会传达出不同的含义。

而若是把同样的观点在两种或多种语言间进行翻译时,经常会出现不够准确的现象,有时大相径庭,甚至会出现歧义。

但用意念沟通思想就不同了,不但准确,而且交流时毫无语言障碍,这就是“心领神会”的境界,“意会”更胜于言传。

达到化神境的修仙者,能把这种“意会”自动转化成对话的语言,而无须翻译,这也是修仙者达到化神境的一个标志。

公孙衍是“野路子”出身,所有这一切都无人告知,他一路走来大多靠自己琢磨,有时难免滞后,后知后觉。

看看时间不早了,早已过了晚饭时间,公孙衍开始向居住的酒楼走去。

回到酒楼,他直接来到二楼就餐,路祥见他回来,连忙过来问他见到自己想要的东西没,公孙衍告诉他拍到一枚,路祥也是为他感到高兴,随即给他端上酒菜。

公孙衍简单吃喝了一点儿,就向路祥道别,回到自己房间休息去了。

他临走时还告诉路祥,他明天一早要赶到较远的地方与北海的人汇合,就不再向他辞行了,路祥闻听后祝公孙衍好运,之后又去忙了。

回到房间,公孙衍又察觉到有几道意念扫了过来,这让他很是苦恼,这种现象他一进黄城就发现了,虽然这种行为很不礼貌,但在黄城似乎是司空见惯的事情了,人们见怪不怪了。

公孙衍在黄城并没有服食“蔽息丹”,他觉得一旦服用“蔽息丹”,那些能看到自己而又探察不到自己气息的仙家,必然会怀疑他身上有宝物,或者知道自己服食了某种丹药,反而不妙。

他也曾经尝试过用意念去探察周边情况,但发现很多时候都受阻,公孙衍意识到一定是有某种宝物,可以屏蔽别人的探察。

想到宝物,公孙衍立刻想起早上他一共杀了六人,留下了六枚指环,会不会里面有屏蔽意念的法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