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雅言载道,文化传承——孔子的语言规范与教育智慧

原文:

子所雅言,《诗》、《书》、执礼,皆雅言也。

解读:

一、原文释义,启迪智慧

孔子在特定的场合会使用雅言,在诵读《诗经》、研习《尚书》以及执行礼仪的过程中,他都必定采用雅言。

首先,“雅言”是这部分内容的核心要点。“雅”在此处意为规范、正统、标准且具有权威性。在古代社会,由于地域广袤无垠,不同地区形成了各自独特的方言和语言习惯。而“雅言”则是经过精心规范和统一的语言形式,类似于我们现代社会所推行的“普通话”,它具有广泛的通用性和被普遍认可的地位。

“子所雅言”中的“所”字,其含义为“在......的情况下”或者“......的时候”。这清晰地表明孔子并非在所有时刻和场合都使用雅言,而是有着明确的选择性和针对性。

“《诗》”所指的是《诗经》,它是中国古代诗歌的璀璨开端,广泛收集了从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期间的众多诗歌作品。其内容丰富多彩,涵盖了爱情的缠绵悱恻、劳动的辛勤汗水、战争的残酷悲壮、祭祀的庄严神圣等多个领域,不仅具有极高的文学艺术价值,更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历史记忆。

“《书》”即《尚书》,这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历史文献汇编,详实记载了虞、夏、商、周等朝代的重大历史事件以及君臣之间的重要言论。对于深入了解古代的政治架构、文化风貌和思想演变,《尚书》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

“执礼”,其中“执”具有“执行、实行、操持”之意,“礼”则广泛涵盖了各种礼仪规范、礼节仪式,包括庄重肃穆的祭祀之礼、和谐有序的社交之礼、严谨规范的朝堂之礼等诸多方面。

综合而言,“子所雅言,《诗》、《书》、执礼,皆雅言也”这句话精确而生动地描绘了孔子在从事与文化传承、道德教育紧密相连的重要活动时,会特意且坚定地选择使用雅言这种规范、正统的语言形式,以切实保障信息传递的准确性和文化传承的庄重性与权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