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雍也第20章 乐在其中—探寻求知与做事的至高境界

原文: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解读:

一、原文释义,启迪智慧

孔子说:“对于学问和事业,了解它的人不如喜爱它的人,喜爱它的人不如以它为乐的人。”

首先,“知之者”中的“知”,意思是知道、了解。“之”指代学问、事业或某一具体的事物。“知之者”就是仅仅对其有一定程度的认知和了解,但这种了解可能还停留在表面,不够深入,也没有产生强烈的情感倾向。

“好之者”里的“好”,读作“hào”,表示喜好、爱好。“好之者”指的是对所涉及的对象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和喜爱,这种喜爱驱动着他们更主动、更积极地去接触和探索。

“乐之者”的“乐”,同样读作“lè”,意思是快乐、乐于。“乐之者”则达到了一种更高的境界,他们不仅仅是喜欢,而是将所从事的事情视为人生的乐趣所在,全身心地沉浸其中,享受过程,不计较得失,甚至忘记了外在的压力和困扰。

孔子通过这三个层次的划分,清晰地展现了人们对于学问和事业在态度和境界上的逐步深化。他并不是否定“知之”的基础作用,而是强调“好之”和“乐之”所带来的更强大的动力和更深入的投入。

从“知之”到“好之”再到“乐之”,反映了一个人在认知和情感上的不断升华。“知之”是起点,是初步的接触和认识;“好之”是进一步的深化,是情感上的投入和主动追求;“乐之”则是达到了一种精神上的融合和满足,是将所做之事与自身的生命体验紧密相连,从中获得极大的愉悦和成就感。

这一论述不仅适用于学习知识和从事具体的工作,还可以延伸到生活的各个方面,如兴趣爱好、人际交往等。它提醒我们要不断提升自己对事物的态度,努力从“知之”迈向“好之”,最终达到“乐之”的境界,从而让我们的人生更加充实和有意义。

二、深度思考,哲思翱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