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公冶长:子贡求评,瑚琏之誉自我认知与师者灼见的碰撞

原文:

子贡问曰:“赐也何如?”子曰:“女,器也。”曰:“何器也?”曰:“瑚琏也。”

解读:

一、原文释义,启迪智慧

子贡问道:“我这个人怎么样?”孔子说:“你呀,好比一个器具。”子贡说:“是什么器具呢?”孔子说:“是瑚琏。”

在此,“赐”是子贡的名字,孔子以“赐”来称呼他,体现了师徒间关系的亲近与随和。

“女”在这里通“汝”,意思是“你”,是孔子对子贡的直接称呼,凸显了对话的直接和针对性。

“器”这个字是理解的重点和难点。在这段对话中,“器”并非简单地指日常生活中的物品或工具,而是具有更深层次的象征意义。它代表着一个人在社会中的功能、价值和作用。“器”有多种类型和层次,有的普通常见,有的珍贵稀有;有的用于日常琐碎,有的用于庄重神圣的场合。

“瑚琏”是古代祭祀时使用的极为重要和尊贵的器具。“瑚”和“琏”都有特定的形制和装饰,制作精美,材质优良。它们被用于祭祀这样庄严、神圣的活动,象征着至高的尊崇和重要性。

孔子用“瑚琏”来比喻子贡,绝非随意为之。这一比喻包含了孔子对子贡的高度评价和精准定位。它意味着孔子认为子贡具有非凡的才能和重要的价值,就如同瑚琏在祭祀中的不可或缺和尊贵地位。

同时,这一比喻也暗示了子贡应当在适当的场合和领域发挥出与其才能相匹配的重要作用,承担起相应的责任和使命。

二、深度思考,哲思翱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