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深度剖析〈燕歌行并序〉:高适的边塞悲歌与家国忧思》

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

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

赏析:

一、原文释义:

开元二十六年,有位朋友跟随御史大夫张公出征边塞归来,创作了一首《燕歌行》给我看,我有感于征战戍边的种种事宜,于是写下这首和诗。

唐朝的东北边境战火纷飞、硝烟弥漫,汉家将士毅然辞别温暖的家乡,奔赴前线去剿灭凶残的敌人。男子汉原本就看重在战场上纵横驰骋、奋勇杀敌,天子也格外恩赐丰厚的奖赏和恩宠。敲锣打鼓,大军出征榆关,旌旗飘扬,蜿蜒行进在碣石山之间。校尉紧急传送的羽书飞奔于浩瀚的沙漠,单于燃起的打猎烽火照亮了狼山。山川荒凉,一直延伸至遥远的边疆,胡人的骑兵肆意侵犯,如同狂风骤雨般凶猛。战士们在前线浴血奋战,生死参半,而将领们却在营帐中纵情歌舞、享受安乐。深秋的大漠,边塞的野草枯黄衰败,孤城在落日的余晖下显得格外孤寂,士兵们越来越稀少。将士们身受皇恩,常常轻敌冒进,尽管拼尽全力守卫关山,却仍未能解除敌军的重重包围。战士们身披铁甲,长期戍守边疆,辛勤劳苦,家中的妻子泪如雨下,在离别后悲痛哭泣。少妇在城南伤心欲绝,肝肠寸断,征夫在蓟北遥望家乡,徒然回首。边疆动荡不安,难以安然度过,遥远的边地苍茫辽阔,一无所有。白天战场上杀气腾腾,战云密布,夜晚军营中传来阵阵悲凉的刁斗声。战士们相互看着白刃相接,鲜血四溅,为了坚守气节捐躯报国,哪里还顾得上论功行赏。您难道没有看到沙场上征战的艰苦惨状,至今人们仍然怀念那善于用兵、爱护士卒的李将军。

二、诗篇背景:

此诗创作于开元二十六年,当时唐朝边境战事频繁,诗人通过生动描绘边塞战争的残酷场景和战士们的悲惨遭遇,深刻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和军事状况。

三、赏析分享:

1. 边塞风光的描绘:“摐金伐鼓下榆关,旌旆逶迤碣石间。山川萧条极边土,胡骑凭陵杂风雨。”诗人以雄浑壮阔、苍凉悲壮的笔触,栩栩如生地展现了军队出征时的威武气势和边塞地区的荒芜凄凉景象,营造出一种雄浑而又悲壮、肃穆而又压抑的氛围,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了战争的紧张与残酷。

2. 对比手法的运用:“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这一鲜明对比犹如一把锋利的剑,深深刺痛了读者的心。战士们在前线舍生忘死、浴血拼杀,生死只在一线之间;而将领们却在营帐中纸醉金迷、歌舞升平,这种强烈的反差不仅揭示了军中的严重不平等和尖锐矛盾,更增强了诗歌对当时社会黑暗面的批判力度,令人义愤填膺。

3. 人物情感的刻画:诗中不仅细腻入微地描绘了战士们的英勇无畏和深沉的思乡之情,如“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箸应啼别离后。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同时也深刻地展现了他们在战争中的无奈与痛苦,以及对和平宁静生活的热切渴望,使读者能够深切感受到战争给人们带来的巨大创伤和心灵折磨。

4. 主题的深刻性:整首诗犹如一部震撼人心的历史画卷,既有对战争残酷血腥、无情吞噬生命的真实写照,又有对将领昏庸无能、骄奢淫逸导致战事失利的严厉批判,更有对战士们悲惨命运的深切同情和无尽悲悯,全方位、多层次地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安危的忧虑、对人民疾苦的关怀,以及对和平的殷切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