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3章 猜忌

璋和帝将熬的药喝得一滴不剩,就连洒在手背上的汤药也被他用嘴吸了个干净,嘴里还不停地呢喃着:“不能少不能少,一滴都不能少了。”

尹公公还在外头哭哭嚷嚷:“皇上,长公主没了,您快过去看看吧。”

璋和帝将碗舔舐得干干净净,手背也舔得点滴不剩,他这才放下碗,问扁非:“下一顿药要什么时候?”

扁鹊回答道:“回皇上的话,要三个时辰后!”

“好,三个时辰,你把药熬好,朕正好来喝!”璋和帝说,又摇头:“不不不,朕要亲自看着你熬药,朕要亲眼看着。多一会儿少一会儿都不行。”

璋和帝像是魔怔了似的,终于走了出去。

屋门一开,尹公公带着其他宫人跪在外头哭天抢地,“皇上皇上,长公主夭了,皇上。”

璋和帝神情冷漠,面无表情,“还是夭了吗?”

“皇上,您节哀啊,一定要保住龙体啊!”尹公公以为璋和帝过度悲伤,连忙劝诫道:“长公主在天有灵,她也不希望看到您如此伤心难过啊!”

璋和帝突然露出一抹冷笑的:“死了也好啊,让她早登极乐去吧。以后无病无灾,这也是好事儿,只可惜了,这荣华富贵,她没福气享了。”

他刚说完,一个太监冲了过来:“皇上皇上皇上,不好了,不好了,太后娘娘,皇后娘娘都晕过去了!”

太后是璋和帝的生母,他不能不去看,璋和帝只能摆驾。

到了寝殿,太后和皇后已经醒了过来,皇后抱着长公主,绝望地坐在床上,地上乌压压地跪了一宫的宫人,小小的长公主脸色惨白,没有一点血色。

太后也醒了,正被宫人安慰着,一见璋和帝来了,太后生气地站了起来:“皇上,你怎么现在才来啊!你在忙什么,忙到连女儿的最后一面你都见不到!”

璋和帝:“……”他能说什么?说自己想要在重新有个孩子吗?

太后见他不说话,继续哭道:“娇儿临死之前,一直在问你,为什么父皇还没有来看看我,呜呜呜……娇儿多想见到你啊!”

璋和帝坐在一旁,面无表情,“她死了也好,以后再也不用受病痛的折磨了,也是她没有福气,享不到荣华富贵!”

“你以为她愿意享这些荣华富贵嘛?”太后斥责他:“你知道娇儿临终前跟她母后说什么嘛?”

璋和帝看向太后,嘴唇蠕动,“她说了什么?”

“娇儿说,她下辈子,不想要投生到皇家,她只想做个普普通通人家的孩子,健康平安就行了。她不愿意再投生到皇家来了。”太后呜咽地哭着。

“不来也好。”璋和帝呵呵冷笑:“一个女儿家,又不能继承大统,来这里做什么。”

“可皇后她……”太后也知道,皇室中人,生儿子生再多也不算多,“皇后她一直念叨着,要娇儿回来,要娇儿回来啊,我真担心她受不了啊,娇儿是她的命根子啊!”

璋和帝这才起身:“娘,你放心,等过一段日子,我再给她一个孩子,她就不会再伤心,再难过了。”

“你说的轻巧,孩子哪是说有就有的。”

璋和帝神秘的一笑:“母后,我说有,就一定有。”

他的笑神秘莫测,太后瞧见了,都觉得浑身瘆得慌。

长公主夭折了的事情很快就传遍了整个大越,许婉宁也得知了消息。

她正在片羊肉片,听说后,片肉的刀就停住了,“皇后,应该很难过吧。”

“当然难过了,那可是她第一个孩子,也是唯一一个孩子!”

许婉宁想起了前世,得知自己的亲骨肉死了的时候,她有多疼,此刻的皇后就有多疼。

“娘,娘,娘……”

许婉宁回过神来,看到安哥儿正在抓自己的衣裳,正仰头担忧地望着自己:“娘,你在想什么?想得这么入神?”

“娘在想,今天晚上的火锅,要用什么底料。”许婉宁收回了思绪,低下身子,捏了捏安哥儿稚嫩的小脸蛋儿:“你吃不辣的,就用菌菇排骨汤做底料,好不好?”

安哥儿点头:“好。”

“另外一边,就用牛油底料吧,够麻够辣够香。”许婉宁找出了一块牛油锅底料,放进了鸳鸯锅的另外一边,加水,盖盖儿。

“爹最喜欢在牛油锅底里头涮羊肉卷和鱼片了。”安哥儿落寞地说道:“爹最喜欢这种吃法了。可惜……”

他的眼神变得暗淡无光。

是因为裴珩不能来陪他一块儿吃饭。

毕竟之前只要裴珩在,无论他多忙总要回来陪着安哥儿一块吃饭的。

许婉宁看出了他的落寞,但笑不语,拍拍安哥儿的头说道:“你去把今日的功课做完,等会吃火锅的时候,你想吃多久就吃多久。”

反正刚刚考完,也不用上学了。

安哥儿听话地点点头:“娘,我去读书了。”

虽然不用上学,但是安哥儿一直都将一句话牢记在心里。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所以他每日都给自己安排了不少的学业和功课,哪怕不上学的日子,都会跟在学堂里读书时一模一样。

该读的读,该写的写,该背的背,主动得很,许婉宁从不操心。

看到安哥儿走去书房读书,那一刻,她是放松的,是宽心的。

前辈子,她耗费了大量的财力,砸钱给崔庆平请教书先生,请了一个又一个,就为了让崔庆平读得进书,能考上举人,当官,有出息,不辱没了城阳侯府的名声,也是为了给沦为白身的城阳侯府一个出人头地的机会。

崔庆平小的时候,是推一下,动一下,不推不动,推了也是半推半就的,看他不努力学习,崔云枫母子不会斥责催庆平,只会斥责她,说她不关心平哥儿的学业,说她舍不得银子给平安请好先生,导致平哥儿还没有开窍。

许婉宁听他们拐着弯儿地骂自己,她就自责,委屈,立马就去拿钱,给平哥儿请更好的先生,人家说孩子太愚笨了不愿意教?

不行!

许婉宁砸更多的钱进去,就为了让先生看到钱的面子上,收平哥儿做徒弟。

后来等崔庆平大了,开窍了,知道自己不努力读书,城阳侯府就要沦为平头老百姓,他过惯了锦衣玉食的生活,前呼后拥,事事有奴仆照料着,若是让他再去过普通老百姓的生活,事事要亲力亲为,崔庆平觉得自己做不到。

就开始发愤图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