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同面容沉稳,回答道:“回太皓前辈,我六岁起便跟随师父修炼,至今已过去了十四个春秋。”
太皓微微颔首,眼中闪过一丝赞赏:“十四年,时间不短啊。想必你的武功已有了深厚的根基。”
严同谦逊道:“前辈过奖了,晚辈资质愚钝,尚需更加努力才是。”
太皓笑了笑,道:“谦虚乃武道之本,你能有此心态,实属难得。此行前往苍云城,或有诸多未知与挑战,望你我能携手共进,共克时艰。”
严同拱手道:“晚辈定当竭尽全力,不负掌门与太皓前辈所托。”
太皓与严同并肩而行,空气中弥漫着江湖特有的气息。太皓对这位年轻的弟子充满好奇,于是开口问道:“严同,你的家乡在何处?”
严同眼中闪过一丝思乡之情,回答道:“晚辈的家乡在九土城,那是一个距离此地颇为遥远的地方。晚辈的师父当年游历至此,见我资质尚可,便将我收为弟子,带到了神民山。”
太皓听到“九土城”三字,眼中闪过一丝惊愕与怀念,他深深吸了口气,仿佛要将那遥远的记忆重新唤醒:“九土城……我曾在那里担任城主,那里的每一条街道,每一座桥梁,都承载着我深深的回忆。”
严同闻言,眼中闪烁着敬仰的光芒:“晚辈早已听闻,太皓前辈在九土城的事迹,被那里的乡亲们口口相传,您为百姓所做的每一件事,他们都铭记在心。”
太皓轻轻叹息,脸上浮现出一丝温暖的笑意:“能为百姓做些事,这是我太皓的荣幸。”
严同的脚步突然一顿,眼中闪烁着对未知的探寻,他望向太皓,声音中带着几分尊敬与好奇:“太皓前辈,晚辈心中一直有个疑惑,不知该如何称呼您更为恰当。是应该唤您一声大人,还是尊称您为大侠?”
太皓回首,目光温和而深邃,他微微一笑,仿佛能看穿严同心中的困惑:“严同,称呼只是外在的形式,你叫我什么都可以。我曾是朝廷的官员,也在武林中留下足迹,两者皆是我生命中的一部分。”
严同听后,眼中闪过一丝恍然,但随即又陷入了更深的思考:“听闻前辈您在朝中为官之时,政绩斐然,深受百姓爱戴;而在武林之中,您更是名声远扬,被众人传颂为侠之大者。那么,前辈您自己心中,是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