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边,115师的陈师长已经发动了攻击。
这已经是明棋了。
前后几公里的距离,透过望远镜,鬼子后面乌泱泱一片灰色人影。
就算看不清具体的情况,也知道是友军抄了鬼子的后路。
此时不打,更待何时?
何况看起来友军的炮兵很给力,这一发发不停地往鬼子人堆里送。
方振华这边也在猛攻,因为时间不多了。
果然,才打了半个小时,天空上“嗡嗡”声响起。
“来的真快啊”方振华喃喃道。
鬼子的陆航飞机从济南过来也就是十几二十分钟的事,如果不能解决这个问题,天黑之前至少要挨两轮的炸。
如果鬼子飞机足够,来个车轮战,那更加可怕。
“杀下去,和鬼子搅到一起去”毫不犹豫,方振华选择了未来林帅在平型关一样的打法。
冲锋号响起,独立团的战士很快冲进了鬼子的人群里。
幸好,鬼子没有防御工事,大家都是蒙头苦战,谁也不舒服。
一边的伪军已经怂了,这明晃晃的刺刀,基本扑到眼前就跪。
115师的战士也是立刻做出了反应。
这可是他们熟悉的战术,对付飞机,无论是红军反围剿阶段,还是打鬼子,只有搅在一起才是最好的。
很快,灰色和黄色的身影就扭在了一起。
空气里,全是“叮叮当当”刺刀碰撞的声音,不寒而栗。
间或传出“哒哒哒”的自动武器声音。
这反而是华夏军的优势,装备了足够的冲锋枪和驳壳枪。
原有的手枪弹,在近战时因为初速小,停止力强,反而不怕误伤战友,而且对敌人的杀伤力巨大。
那是一打一个洞。
天空中的鬼子飞机显然有些无处下手,只能在八路军外围投下几颗炸弹,装模作样扫射一下。
这样的攻击对八路军步兵的伤害不大,反而后方的炮兵被炸的够呛。
事后一盘点,方振华带出来的炮兵伤亡了三分之一。
方振华也没有办法,这一仗必须尽快结束。
一旦把独立团拖死在这里,那后果就严重了。
所以炮兵只能硬着头皮顶到最后一刻。
现在双方搅在一起,炮兵失去作用了,但是也失去了隐蔽的时间。
此刻,倒是日军的1辆八九式中型坦克和2辆九四式轻型坦克趁乱冲了出去。
除了1辆豆丁被炮火损毁以外,其他3辆全部轻松地逃逸了。
没办法,大家都在忙着拼刺刀呢,实在无力拦住这铁疙瘩。
好在鬼子也不敢扫射,人群里双方都混在一堆,他也只敢往外死命冲。
估计是还担心八路的火炮打击,3辆坦克头也不回,体现的就是我只想走,别拦我,我也不惹你。
山本羡慕地看着这支死里逃生的队伍。
他很想加入,可是做不到。
鬼子的坦克充分体现了小国思维,那设计的极尽小巧精致。
一辆坦克高度居然才2米,即便鬼子身材矮小,在里面都要弓背弯腰,多一个人都塞不下。
好吧,那就一起死战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