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安静的山寨

青竹用筷子夹起来一个卷饼,仔细看了一下,原来两头都折了进去,所以随意选择了一头塞进嘴里。

小主,

一口下去,咔嚓声阵阵,饼皮酥脆,内里更是包罗万象,各种各样的食材有荤有素,或丝或片,整齐地码放在一起,不但口感多样,层次饱满,味道更是相得益彰,彼此成就,就连颜色也是五彩缤纷煞是好看。

青竹又尝了一口,细细咀嚼品味了一番,可是还是无法尝出里面的那些菜码是什么,于是一脸求知地看向杨阿公。

杨阿公笑意满满,满是骄傲之色,“这可是我们这儿的特色小吃,首先这饼皮是要用上好的新米,用石磨磨成米浆,为了细腻要反复磨三道,还要特制而成的平底无沿的锅——鏊盘,用毛刷子沾取米浆,均匀地刷在热鏊盘上,饼皮一熟,迎风而起,无有一丝粘连,好的饼皮圆如明月,色白如雪,薄如蝉翼。”

青竹对比着手里的卷饼,果然是如此。

杨阿公继续说,“至于里面的材料更是讲究嘞,共有十八种材料,有荤有素,猪头肉、猪肝、荸荠、莴笋、豆芽、笋丝、粉丝……其中猪头肉和猪肝要切做长薄片,特别是猪头肉要达到几近透明的程度,其他的则全部切成细丝,卷的时候,先放一片猪头肉,然后是一片猪肝,再将每一种菜丝都夹一点儿,饼卷到一半,把两边折进来一些再卷完。食用时,把卷饼有猪头肉的一面朝下,放在鏊盘上先煎,待煎出油了以后,再翻煎其他三面,待到全部被煎得金黄色,也就好了,吃起来口感丰富,油香、菜香、油香、米香共冶一炉。”

杨阿公说着说着还咽了口口水。

青竹也是起了好奇心,“这小小的卷饼竟然需要如此繁琐的配菜和工序,怪不得如此美味,就是不知道这小饼是否有什么名头呀?”

“什么名头,无非是简单称作米粉筒罢了,哈哈”杨阿公大笑道,看着青竹大口进食的样子,甚是高兴和自豪。

“米粉做筒,百菜百味尽在其中!好名字。”青竹停筷夸奖。

“这米粉筒最佳的搭配本该是米粥,可是今天时间不凑巧,米粥来不及了,改天再让你尝试。你且吃完了,再去洗个澡,那边我放了一套干净衣服,是我儿子的,他与你身形差不多,你就将就先穿着。”杨阿公指了里边的指一个小屋。

青竹连连点头,声声道谢,“多谢杨阿公,令郎这是吃过午饭下地干活儿去了吗?这么这么及时?而且这午饭的点儿,寨子里也未免有些过于安静了吧?”其实青竹一走进这寨子,就感觉到了异样。

“唉,说来话长。”杨阿公就像是被说中了伤心处,眼眶顿时就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