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宪道:“王妃仁义,微臣佩服,我们也准备发动官员士绅募捐,共度难关,微臣打算从大宋老家,叫我爹号召族人募捐五万两银子,支援王府。”
此言一出,群臣皆附和,这些文人大都来自大宋的大户人家,地方豪族,一番募捐下来,倒是也能凑个几十万两,阿朱听得心怀大慰。
待群臣踊跃捐款之后,一名官员上前,道:“王妃,发动捐款,始终只是杯水车薪,微臣有一建议,可大幅增加我们的收入,又不会难为百姓。”
阿朱闻言,顿时来了兴趣,这人是应州转运使,官职在王府之中,只能算中层,阿朱自然是认识的,于是问:“章大人,你有何高见?”
那官员叫章铭,也是个年轻人,二十出头,也是灵州大会招募的文人,还算有能力,被阿朱任命了应州转运使。
小主,
章铭道:“回王妃,昔日大宋有宰相王安石,实施变法,富国强兵,我们为何不效仿王安石的新法,在魏王府管辖的区域实施青苗法,市易法,保甲法,既能为王府增加收入,又不用给百姓加赋税,不会有违王爷永不加赋的承诺,岂不是一举两得。”
此言一出,群臣哗然,欧阳宪连忙道:“王妃,此事万万不可,王安石变法,虽然增加了国家的财政收入,却导致百姓更加贫困,人心动荡不安,贪官污吏盛行,高太后这才任用司马光废除了新法,我们如果学王安石的新法,定然重蹈覆辙。”
大厅之上,立即分裂为两派,居然还有很多中下层的官员支持,绥州通判范守礼道:“王妃,章大人所言极是,王安石的新法确实能富国强兵,只不过王安石为人,独断专行,不善跟群臣正常交涉,导致大宋境内出现新党旧党的朝争,这才导致变法失败,其实只是人的问题,变法本身还是好的。”
阿朱愕然,没想到章铭的一句话,居然在大厅之上引起了如此轰动,手下的官员片刻即分裂成两派,一派支持,一派反对,泾渭分明,心想,自己别被这新法搞得魏王府也出现两党之争,不能同心同力,那就糟糕了,对于王安石变法,李轩之前也跟阿朱说过,只不过言语之中,颇为鄙视,觉得新法太小儿科,对于司马光,虽然是自己夫妻的仇人,但阿朱和李轩对他的为人还有为政,都还是比较佩服的。
阿朱不太懂这个新法,一时无法决断,连忙挥手制止,道:“各位,滋事体大,本宫无法决断,既然有这么多的官员支持,本宫也不能一棍子打死,章铭,欧阳宪,你们两人各写一封奏折递上来,陈述变法利弊,我转给王爷,一切由王爷定夺。”
章铭大喜,王妃如此说,至少有考虑自己的政见,而不是一口拒绝,就是有希望,当即大喜应诺,欧阳宪则有点慌,没想到魏王府居然有这么多中下层官员支持新法,让他始料不及,他还是比较支持司马光的政策,认为应该维持祖制,朝廷跟士大夫共治天下,保持社会稳定,对于治理地方来说,求稳才是最重要的。
……
开封皇宫,高太后高高在上,将司马光的奏折,交给了梁公公,在朝堂之上大声念出。
梁公公念毕,群臣哗然,高太后道:“这个就是司马光暂时跟耶律鸿基达成的和议,涿州以南的三个州,归我们所有,辽军不再进攻涿州,转而攻打大燕军所占据的四个州,我们则腾出手来,收拾李轩,拿回他手里的七个州,大家都说说吧,这样是否妥当。”
此言一出,群臣哗然,曾布上前,道:“司马光简直就是卖国求荣,燕云十六州本是我汉人的领土,如此跟大辽议和,我们岂不是要永久的丢弃幽州道各州,而且燕云十六州最好的地盘就是以幽州为中心的南京道各州,即便我们夺下西京道七个州,加上涿州三个州,依然只占了燕云十六州的一半多些,而且没有长城防御,我们北方始终在辽军铁骑的威胁之下,更何况灭了魏王,不是自毁长城,亲者痛仇者快么?”
此言一出,群臣纷纷附和,吕公着道:“太后,曾大人所言极是,司马光无能,前线潘俊杰的消息,他们已经消灭了明教大军主力,正在追杀明教溃兵,再有几天,就能帅军北上,跟司马光的大军汇合,有四十万大军,难道还怕阿紫的八万先锋不成?”
高太后道:“话虽如此,可檀州还有四十余万辽军主力部队,他们也快灭了岳立的第一军,很快就会南下支援阿紫。”